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伟大胜利!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占四川人口半数的妇女们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也肩负起重大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以挽救国家危亡为共同目标,同仇敌忾。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四川,一起缅怀妇女同志的伟大功绩。
1939年,歌曲《抗战中的“三八”》(四川省档案馆馆藏)
1931年,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彻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也激发了全民族的奋起反抗。抗战伊始,何香凝、邓颖超等妇女运动先驱者积极行动号召,全国性妇女抗敌后援组织陆续建立起来。
1937年7月16日,四川地下党员赵世兰、陶帆浦等同志积极行动,成立“成都市华北妇女抗敌后援会”,这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四川组建的第一个以抗敌为宗旨的妇女组织。随后该组织更名为“四川省妇女抗敌后援会”,并带动更多妇女后援组织诞生。1937年8月16日,重庆成立“重庆妇女抗敌后援会”,后改名为“中国慰劳自卫抗战将士委员会重庆分会”(简称“重庆妇女慰劳分会”),广泛发动各界妇女,特别是中上层妇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9月,以“唤起妇女之国民责任,提高道德与智能”为宗旨的“四川省妇女会”应运而生,并成为了抗战中后期领导四川妇女抗日救亡主要力量,在成都、自贡、新都、郫县、彭县、新津县、资阳、乐山、万县等57个县市均有设立。
1938年1月,以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为首的高校成立“四川动员委员会战时女生总队毕业同学会”(简称“战训女同学会”),把大中学校的女同学团结起来,组织寒假乡村宣传团,利用春节到川北城镇宣传。随后,由进步青年组成的“四川妇女抗敌后援会战地服务团”以及救济战区失养儿童的“四川保育分会”“成都保育分会”等十多个四川妇女抗敌后援组织如雨后春笋先后成立,进一步壮大了四川妇女抗战力量。
1939年第1卷第10期《东方画刊》载四川全体集训女生受战时救护教育、课余时合唱抗战歌曲等情况
她们以《妇女呼声》《妇女园地》《妇女工作》等报刊为重要宣传阵地,通过召开演讲会、座谈会、教唱抗日歌曲、演出短剧等,张贴标语、墙报、宣言等实地宣传;通过组织训练班、识字班及医护教育提升妇女思想、文化、技能水平;动员妇女参加节约献金运动、征募寒衣运动,慰劳优抚抗属,救济难童。四川各妇女组织的成立和活动,有力支援前线抗战、巩固大后方社会稳定、推动四川妇女解放事业发展、保全民族未来和国家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妇女的力量,彰显了妇女同胞们在抗战时期的巾帼精神。
文章来源:四川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