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醉美洪雅 >> 游在洪雅 >> 旅游 >> 正文
柳江古镇名人简介
信息来源:洪雅县柳江古镇景区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2020-08-17

柳江古镇名人简介

张鹏(1482-1524),字起溟,号寄阉,洪雅县芦村(今柳江镇)人, 明朝成化十八年(1482)生,自幼勤奋好学,才思敏捷,诗文出众。曾得嘉州学使王济南等赞为“奇童”。明弘治十四年(1501)19岁,以诗、经考试为全蜀之冠。明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很受皇帝器重,特命出使南诏,采风问俗,安抚民众,断案公正,平反许多冤案,当地人众称之为“青天”,立碑留念。历任徽州推官、河索道监察御史、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山西。张鹏生平诗文著作较多,有《北还集》、《西巡稿》、《纪行杂稿》等流世,但今已无存,仅留诗文数篇于明、清《洪雅县志》。嘉靖三年(1524)死于福建漳州知府任上,终年42岁。

张可述(15231590),张鹏之子,字惟孝、号芦村,洪雅县芦村(今柳江镇)人,生于明嘉靖二年(1523)。嘉靖二十六年(1547),考中进士,不久被任为陕西咸宁县知县。嘉靖三十三年(1554),政绩显着。3年后出任兵部武迭司,浙江按察佥事,主管治理河渠、缉捕盗匪。嘉靖四十年(1561),张可述升贵州布政局右参议。

张柱 字带江,柳江人,清道光初年的举人,曾任湖北孝感知县,湖北知府。中国著名书法家,其书法秀丽,笔力遒劲,独树一格,誉为创造了行书上的 “带江体”。 镇北有书法家张带江故居张楼房。

曾壁光 字枢元,柳江曾子寺人,谥号“文诚”。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幼从同乡名人袁文藻,后拜张带江为师。道光三十年(1850)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贵州镇远府知府、贵州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官至2品。他曾在上书房行走,咸丰七年曾奉命照料道光第6子、第7子恭亲王、醇郡王 (光绪父亲)读书,为2位亲王的老师,被誉为天子门生。光绪六年(1875)在贵州巡抚任上病逝,光绪帝下旨追赠太子太保衔,照一品总督抚恤,朝廷赠以“天子门生,门生天子”挽联。曾璧光潇洒飘逸的书法作品是文物中的瑰宝。

袁文藻 字鉴亭,清代柳江人。他二十八岁中秀才,补为廪生。后乡试屡落第,遂无意功名,在家乡设馆教书。因对人和善、谦逊,人们都称颂他。这位山乡诗人才华出众,留下大量的诗作和传说,曾为柳江名人曾壁光老师。

杨雨楼 又名畅修。柳江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民国三年(1914)毕业于北平“政法大学”政治经济系。历任云南省长公署秘书、中英禁烟会会勘委员兼贵州湄潭县知事、四川省长公署内务科长、川黔督办公署政务处长兼江北县知事、四川省保安处少将副处长等职,并加入国民党,后被选为四川省参议会参议员。据传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在重庆援救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逃脱国民党特务追捕,1951年初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曾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寻找他,找到柳江时他已经去世。民国三十七年后加入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19512月去世。

杨茂修 字畅然,笔名“傻瓜 ”,柳江人,杨雨楼之弟,清光绪三十年(1904)生,青年时到北平朝阳大学读书,同表妹张一君结婚。后留学法国读法律学博士,结识瑞典女郎玛丽·安妮。民国十八年(1929)回国后在上海市政府任科长,并加入国民党,玛丽赶到上海同其结婚。杨茂修先后担任上海市政府科长,川军田颂尧军部顾问,国立北平大学教授,河北省政府秘书,武汉大学教授等职。玛丽则随他在成都、北京、乐山等地边工作边参加抗日活动。民国三十六年,杨茂修担任《华西日报》主笔期间,化名“傻瓜”在报上发表杂文抨击时政,影响较大,汇集成《傻瓜集》出版。1950年冬,杨茂修病逝成都。玛丽于次年回到瑞典,致力于中瑞友好活动,曾经担任瑞典中国友好协会会长,直到1982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