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开放 >> 经济建设 >> 正文
经开区推行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机制
信息来源:洪雅县经济开发区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2019-11-12

     经开区推行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机制

1.开展安全风险自辨。指导推动园区各类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排查程序和方法,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和行业标准,编制风险辨识和防范手册,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排查。园区企业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排查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2.科学评定风险等级。园区企业要对排查出的安全风险点、危险源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等,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点、危险源,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分析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安全风险等级按照危险程度分为1234级(1级为重大风险,依次为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12级风险点、危险源应汇总造册,及时报告园区管委会和县级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推进安全风险自控。园区企业要根据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类别和等级,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岗位的管控责任,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通过隔离、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尤其要强化对存在1级、2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园区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风险点、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4.实施风险公告警示。园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1级、2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监测和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