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教育和体育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师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推动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际成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抓投入、保项目、惠民生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做好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新建的第五幼儿园和第四幼儿园分别于3月和9月投入使用,新增学位720个。新建田锡中学、扩建实验小学、致远学校, 9月1日投入使用;实验中学扩建项目正进行主体建设,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共新增学位3750个,逐步解决城区学校学位紧张问题。安排资金69.5万元,减免987名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保教费。安排资金160.3625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309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安排资金71.2万元,为高中阶段71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新建柳江镇万湖村、中保镇合江村等篮球场6片,维护、更换城区公共体育设施8处,更换器材4件,完善群众“举步可就”的健身场地服务体系。
二、抓队伍、强管理、提质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干部任用制度改革,上半年新聘用校(园)长4名,推荐提拔校级干部4名,学校中层干部5名。严把教师入口关,考核聘用全日制本科省属公费师范生27名,考试招聘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幼儿教师21名,及时补充教师队伍新鲜血液。加强教师培训,组织开展“汕头市桥文化促进会”送培送教等各类培训5次,参培教师200余人,组织开展校联体教研活动8次。完善学校和教师考核评价、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监测、教师培养等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六认真检查考核,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三、抓改革、增动力、促发展
坚持“组团发展、统一资源”的原则,采取权力下放,整合现有资源,探索推进“335”(组建三个学区、办好三类学校、实行五个统一)模式,率先在柳江片区试点 “学区制”,稳步推进教育改革。通过组建学区委员会、制定学区方案6个,学区管理制度14个,加快工作落细落实;开展“平安回家”工程建设,开通学生乘车上(放)学专线;组织5名艺体教师开展走教、9名学科领头人开展学段融通教研活动,缓解了学区教师不平衡问题,激发了学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截至目前,柳江学区接待各级调研、学习、指导11次,“学区制”改革工作被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报道。(洪雅县教育和体育局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