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开放 >> 教育科技 >> 正文
领航解读丨洪雅实小:优质教师孵化基地
信息来源:洪雅县教育体育局 | 发布机构:雍晓燕 余小刚 | 发布日期:2023-08-22

日前,四川省教育厅印发《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认定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通知》,同意认定153所学校为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

“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是四川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示范引领效果的综合性评价,涵盖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共同发展四大评价项目,育人环境、课程教学、学校治理、教师专业能力等二十类评价指标、四十二个评价要素,体现学校自身高品质发展的同时,带领区域内学校走向共同优质。

由此,我们开设“领航解读”栏目。

本栏目的“领航”,是指优质学校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引领“雁群”高飞。从本期起,记者深入探访领航学校,以学校的实际做法、生动故事、辐射成效等,去呈现学校的领航之姿,去解析学校的领航之道,让我们看到,“原来在教育的某个领域还可以这么做”,并引发更多的学校思考,“我还可以怎么做”。

2023 年 3 月 16 日,在洪雅县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决赛)中,汉王小学朱春丽老师获得赛课特等奖。此时,距离朱春丽老师入职仅两年时间。当问及她为什么成长这么快时,她说:“这都得益于当初在洪雅县实验小学跟岗实习的经历。”

从2021年春季学期起,为了让新入职的教师快速成长,洪雅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担当起县域部分教师的培养义务,为农村学校输送新生的骨干力量。学校从个人基本功、教材解读、组织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着手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他们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洪雅实小在培养自身优质团队师资的同时,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名师引领、联合教研、支教走教等方式,成为县域内外优质教师的培育基地,在向县内县外的小学培养、输送优良师资中,实现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校际间优质均衡发展。

生动强内 :厚积自身优质师资力量

2023年2月27日晚,实小第七届“师徒结对”活动于紫薇厅拉开序幕,五十位青年教师迎来了熠熠前行之光。

在实小,不论是新招聘教师还是调入教师,不论是年长教师还是年轻教师,不论是经验丰富的教师还是职场“小白”,只要是实小的新进教师,必将首先开启师徒结对这扇成长之“门”。

“师傅的培养不仅是教学技艺的倾囊相授,更是实小文化的传承。”实小校长杨淑蓉说,对新进教师的培养,根植于学校文化的浸润,是认同之后的传承、生长。

一纸协议,青蓝携手。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以后,徒弟就开始上一系列课程,入师课、推进课、汇报课、出师课、校级赛课等。

其中,推进课是主要课程,是对新进教师进行常态跟踪指导从而推进其课堂进步的课程,除了师傅的指导,还有学科组骨干教师的参与 ;新进教师除了跟岗学习师傅的课堂,还要主动邀请师傅走进自己的常态课堂,将所学落实落地在每一堂课。

师徒结对持续时间两年,考评时要求新进教师的课堂要“有形”。有形,指有上课的范儿,能够落实核心素养。师徒结对促进了两种身份的转化,一是新毕业大学生由学生向教师身份转化,二是调入教师对实小文化认同的转化。

针对骨干教师进行持续培养,锤炼教学艺术,让课堂“有神”,打板有学科味的课堂样态。实小现有各级骨干教师101名,占全校教师的 60.05%。针对名优教师进行风格培养,凝练教学风格,提炼教学主张,让课堂“有品”。实小有吴雅锌眉州名师工作室等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杨淑蓉名师工作室、穆艳老师的数木森名师工作室、李琳老师的蔚莱名师工作室、文刚名师工作室等4个县级名师工作室,四川省窦红霞名师工作室洪雅县刘逸工作站等1个省级名师工作站。在追求有品位、有品质的课堂中,探寻教学的本质。

在抓实新进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三阶段培养的同时,落实“四模式”阶梯式、常态化教师培养,即师徒结对、学科专家组帮扶、跟岗学习、自主研修。实小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艺体、思政科学五个专家组,帮扶教师成长。

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教师迅速成长,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走向学科带头人或学校干部。

近年来,实小培育特级教师3名,眉山市教坛新秀3名, 眉山市优秀教师9名,眉州名师2名,洪雅名师4名,县中心教研组组长与成员14名,培养的中层干部走出去在外校担任校(园)长的有4名。

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实效,2022 年上半年,实小申报立项了省级课题《“有趣·有用·有味”学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期建构以生为本,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本,以师生互学共成长为本的有趣味、有价值、有学科味的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分别在语、数、外等6个学科中积极实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遇到的真问题生成课题。

在实小,每周有固定的学科集体教研时间,周二上午艺体、周二下午英语、周三下午语文、周四下午数学。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就会抛在学科群,引发思考。在学科集体教研时,大家集思广益,或找到解决方法,或生成研究课题。学校全学科教师齐上阵参与课题研究,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目前,实小在研的县市省级课题有 13 个。

教研促课改,实小改变了过去“一讲到底”的课堂,逐渐形成“以学为中心”的分享式课堂,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教师成为主导。

“2022年11月16日至18日,眉山市首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养成专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欢迎大家参加。”在江北学区群,实小经常会发出类似邀请。

“我们的学科教研、外出学习、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承接的大型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都会提前在群里发出邀请,兄弟学校则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参加,形成学习共同体。”杨淑蓉说。

针对城乡学校资源分布不均衡,办学水平差异大等问题,2021年,洪雅县科学划分江北、江南、柳江3个学区。

作为江北学区小学的领航学校,为了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实小将学区、学校、名师工作室“三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学期初,主动和学区内的兄弟学校联系,了解送培送教需求。然后采用“三方协同”方式开展学区教研,名师工作室开展送培送教 ;学校主动承办学区大型教研活动,邀请兄弟学校来观摩,从而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促进学校之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带领工作室成员和跟岗教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改革,提升育人质量。

2023年元旦,江北学区符场小学举办了元旦画展,老师们将在全校学生中遴选出的树叶贴画、青花瓷画、自制邮票画等优秀作品,在学校操场展示。孩子们在画作前驻足欣赏、流连忘返,时而交谈、不时感叹,这是他们第一次看画展,更是第一次将自己的作品展出。

符场小学有18位教师,缺乏专业艺体教师,但是校长底平希望乡镇的孩子也能享有城里孩子的艺术熏陶。

实小教导主任李琳接到符场小学的诉求后,与学校行政、艺体组共同制定菜单,随后派出音体美骨干教师到符场小学走教。每周四,是实小艺体教师来符场小学走教的日子,也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日子。实小的艺体骨干教师带着课而来,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而符场小学的艺体教师则在教室后面观摩学习。

2022年12月,柳江学区柳江小学向实小提出希望提质英语课堂。实小定制帮扶菜单,派出英语骨干教师团队前去指导。在听课、翻看教案、询问作业类型等交流中,诊断出柳江小学英语教学和教研中的一些问题,勾勒出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在线上与线下的交流指导中,逐步引领柳江小学英语课堂变革。

实小菜单式送教送培,引导江北学区的余坪小学开展课外阅读,柳江学区的柳江小学开展说明文的主题教学,江南学区的罗坝小学开展古诗教学,县外的张场小学开展习作教学,引领不同的学校去找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实小名师工作室团队将优质课带到了洪雅县最偏远的瓦屋山小学,县外的丹棱县张场小学、仁寿县高店小学、金川县毛日乡中心小学。

在主动助外中,实小总是以自己最优质的课堂、课程、师资,因校制宜去帮助有需求的学校,将实小高品质发展的“秘籍”,不仅原原本本地分享,还掰碎了讲解思路、理念。

2023年5月25日,在全县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的主题分享环节,办公室主任周亚娟将实小语文课堂教学的九字诀“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以“案例+方法+分析”的既详细又可操作的形式,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全县的教师。

除了作为洪雅县江北学区小学领航学校,引领洪雅一小、新庙小学、符场小学、余坪小学、金釜小学共同发展,实小还与县内县外学校形成多类“校联体”,通过“理念共融、教学共研、学生共育、资源共享、师资共建、文化共塑”等方式,达到教育事业融合与发展。

省内,对口帮扶金川县毛日乡中心小学;市内,引领丹棱县张场小学、仁寿县高店小学,构建“结对帮带”校联体。县内,引领花溪小学、柳江小学、高庙小学、瓦屋山小学、汉王小学构建“以城带乡”校联体。

互动均衡 :为农村学校培养种子教师

2021年3月1日,在实小行政楼四楼会议室,新庙小学新招聘的周欢老师与实小骨干教师杨竹林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从此,我有了职业路上的第一位师傅,她是我教育道路的启蒙者、领路人,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那一天,铭刻在周欢的记忆深处。

周欢大学的专业是英语,凭借对教育的一腔热爱,作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踏进了教育行业。可是,如何与小学生相处?如何备课?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与家长沟通……周欢完全是职场“小白”。

在杨竹林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下,周欢逐渐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小学英语教师。

与周欢同批跟岗学习的同事李妙老师说,实小的跟岗学习,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更是在实小浓厚的自主研修氛围中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们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跟岗培养。”杨淑蓉说。

“农村学校,师训是短板。”新庙小学校长周忠良说,看到周欢和李妙的可喜变化,为满足两位老师继续学习的申请,在和杨淑蓉校长商议后,2022年秋季学期伊始,周忠良再次派出周欢和李妙跟岗学习,同时将此前因在更偏远的农村学校上课的陈思敏老师派到实小跟岗。

“来新庙小学上的一节课,陈思敏的课堂比较松散,课堂组织性不强。”周忠良说,跟岗一学期后,陈思敏的课堂组织能力提升了,课堂语言更加规范,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气质变了的还有符场小学语文教师蒋长宏。跟岗实小文刚老师后,蒋长宏从文刚老师身上感受到幽默的课堂语言、扎实的基本功和坚持自学的精神。于是,蒋长宏从坚持笔画的练习开始扎实自己的基本功,上课不再是一种语调,而是开始有语调的起伏、幽默的语言和好玩的故事,也多了师生间会心的笑声。

符场小学体育教师彭金在实小跟岗学习期间,切实感受到实小体育课的多彩活动和丰富教具。回到学校后,彭金利用跟岗所学,采用纸板自制体能环;结合“跑跳跨越”课程内容,在运动会上设置趣味障碍跑,深受同学们喜欢。

在余坪小学的傍晚,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风景,在实小跟岗学习回校的罗惠、姚静等教师,晚饭散步之后,就和同寝室的老师讨论怎么备课、怎么和家长交流等,并抽出时间,阅读教育类书籍,练习毛笔字、钢笔字等基本功,日子简单而富足。

跟岗学习一学期后,周欢回到位于农村的新庙小学,不仅担任了三、四年级的英语老师,还担任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负责学校德育工作、音乐功能室的保管工作……周欢的成长期大幅缩短,迅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

像朱春丽、周欢老师这样快速成长起来,回到乡镇学校成为骨干教师的还有侯虹秀、王俊英、秦佳、卢瑛洁、李洁等。他们从刚入职时的懵懂、缺乏自信,到上课游刃有余、自信大方,积极承担学校公开课任务,在不同的平台历练自己、提升自己。

实小师徒结对工程,不仅为农村学校培养优质的种子教师,也促进了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

2023年3月16日,余坪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刘菊珍陪同姚静老师参加在实小举行的洪雅县“文轩杯”小学数学课堂竞赛,余坪小学校长余波向刘菊珍询问姚静的状态,刘菊珍简要说了姚静的参赛情况后,就从她在赛课中看到的实小的课件、logo谈及了百年名校实小的文化,并从实小的校歌普及、校徽解读中感受到“我们也可以这么干”。

此时,余波到余坪小学任校长不到一年,但是已经让校广播站每天中午播放校歌,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

与刘菊珍的对话,让余波深深感受到,与实小相比,余坪小学存在文化缺失现象,缺乏核心文化,而这也是余坪小学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和工作重点。

今年暑假,实小副校长、眉州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吴雅锌,将参加由省委统战部组织的全省12位教师赴文莱学术交流活动,吴老师是带队教师。去到文莱,出访的一行教师将教会文莱的师生唱会一首中文歌,画会一幅中国画,跳会一支民族舞,学会一套功夫拳,学做一件手工品。

实小的领航,跨越山海,指向教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