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开放 >> 道路交通 >> 正文
瓦屋传说/瓦屋山金花桥
信息来源:洪雅县瓦屋山景区 | 发布机构:瓦屋山景区 | 发布日期:2019-09-05

瓦屋山金花桥

瓦屋山金花桥古名“端理桥”。古代首次修桥落成时,按习俗祭桥用三牲。至少也要用雄鸡。和尚抠门不备祭桥的牲礼,反客为主问工匠头:“你们用啥子祭桥?” 工匠气嗷嗷的,来言重,回言也不轻,说:“拿人来祭!” 和尚走后,祭桥不成,压死了一个徒弟。工匠头找到和尚赔偿损失,和尚叫工匠头自己赔。说:“问你们用啥子祭桥,你说用人来祭。自作自受,活该!”官司打到县上,县太爷端理说:“各出一半钱。”   于是命桥名端理桥。每年洪水时期,年年淹死人。
古房基王妙章家资巨富,人口108人,有一年瘟疫流行死去106口,只剩王妙章姑嫂二人。姑嫂二人舍宅为庵,捐钱修桥,在端里桥下游水流平缓的宽处,另修一座八孔桥。桥成之日,嫂嫂主张踩桥仪式,小姑王妙章闺名“金花” ,游山众善,地领乡亲恭请金花姑娘踩桥,命桥名“金花桥”。瓦屋山从此交通方便,朝山会邀金花桥主姑嫂二人上山,主持庙会道场。因姑嫂二人早把全部家产山林捐给了瓦屋山道场。
瓦屋山鸳鸯池庙上供着一尊木雕菩萨,十分英俊,人见人敬。姑嫂二人随缘上山烧香后,嫂嫂说“妹子,这菩萨好美啊!”姑姑说:“嫂嫂喜欢他就嫁给他吧。”嫂嫂说:“我老了。你正妙龄青春嫁给他嘛。”岂知一场诙谐之后,姑嫂两人返回古房基,夜晚打坐修道时,金花姑娘坐化登仙了。人们纪念她为她立了一座金花庙。相传金花姑娘不呼吸了,仍然脸色红安,不僵硬,笑容如在世一般。大家都说:“生时为人作奉献,死后美名万古传。”
金花庙左住着一户人家,虽是茅屋篱笆门,夫妻俩日子过得很好。男的采药打猎,女的勤俭持家,互敬互爱,和谐安宁。
有一年妻子生病了,想吃雅鱼。丈夫说:“我去铜厂河上游双洞溪钓,一会儿就钓回来。”丈夫去到双洞溪鱼洞子刚施好钓,不幸山洪暴发,铜厂沟铁厂沟齐头水从山上冲下来卷走了人,妻在家盼望等待,天黑下来了还不见人回,心焦气急强行起床到铜厂沟铁厂沟寻找,边走边喊:“钓鱼哥哥。”心急天黑路滑溪深,滑下铜厂河死了。
从此,金花桥至大国槽一带溪中,出现了“钓鱼哥哥”的鸟叫声,从二月雅鱼出洞开始一直叫到冰封时节。多年后,人们闻声谐意,流传下:“钓鱼哥哥,错于当初!千错万错,是妻之错!”的鸟叫民谣。于是人们就称之为“钓鱼哥哥鸟。”据说金花庙会时,庙里的尼姑传言:“见过此鸟人,不死也钻坟。”因此,谁也没见过钓鱼哥哥鸟是什么样。而留给人们的则是:“夫妻隔世爱,变鸟也多情”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