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时候,许多宝妈都在为孩子“浑身起皮疹”“嘴里长泡”而发愁,今年也不例外,种种迹象表明,手足口流行季已经来了。如何预防手足口病依然是我们的重点。
一、认识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手足臀口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特点,多伴有发热。

1.主要传播途径
1)粪-口途径传播:健康的孩子经口摄入这些病毒,比如玩了有病毒的玩具之后吃手;或者与患病的小朋友拥抱时,碰到了皮肤上的疱疹,之后吃手;或者直接舔到有病毒附着的玩具、墙面等,都会导致患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勤洗手”被如此重视,确保手的卫生,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传染。2)通过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与患病孩子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或接触到患病孩子的呼吸道分泌物(鼻粘液、唾液)等导致得病。
3)通过手足口病皮疹里的水疱液进行传播:这种情况较少见。
2、好发年龄
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在3岁以内更常见,当然,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可能感染。有时候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二、预防手足口病
与其生病后治疗,不如做好预防不生病,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另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做好以下措施,能大大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宝宝痛苦。
1.避免接触病人,生病后要隔离
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孩子生病时也不要出去感染别人,建议在家隔离治疗,对于有二孩的家庭尤其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2.洗手
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孩子们喜欢到处乱摸,手上就会有肠道病毒,之后手抓食品时,或者孩子吃手玩时,就会感染生病。

建议在饭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并且要使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哦,平时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怀疑接触病人后,因为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不要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可以选择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
3.通风
家里、教室要加强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注意食品卫生
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会含有肠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5.不要乱舔东西
小宝宝都喜欢舔玩具、吃手指,而留在玩具上病毒可能存活数天,健康宝宝舔到有病毒的玩具时,就非常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了,所以不要让宝宝养成舔玩具、吃手指的习惯。
6.大人回家洗脸、洗手后接触孩子
大人也会感染肠道病毒,多是无症状感染,但是有传染性,病毒在大人呼吸道、手上存留着,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
另外,再强调一点,家长们给孩子换完尿布后,也一定要洗手后再去照顾别的孩子,准备饮食哦。
7.少去通风不良、人口密集的场所
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的密度也高,所以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一定不要凑热闹,别带孩子去人群拥挤、通风不良处玩耍。
8.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了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疫苗,对预防重症手足口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