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开放 >> 卫生健康 >> 正文
探索医防融合 助力基层慢病防治能力——余坪镇卫生院新设慢病管理科
信息来源:洪雅县余坪镇 | 发布机构:蒋沁岭 | 发布日期:2024-09-2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显著增高,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慢性病识别干预能力,将健康服务重心由医疗向预防前移,推进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2023年9月,余坪镇卫生院开始谋划打造慢病管理科,切实践行从“重治轻防”到“防治兼顾”,从“各自为阵”到“医防融合”。

“强举措”落实保障。医保政策全力保障“两慢病”门诊治疗费用,建立了“两病”用药保障机制,“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不设起付线,城乡居民医保Ⅰ级高血压报销比例70%,支付限额为300元/人/年;Ⅱ级及以上高血压报销比例70%,支付限额为1200元/人/年;糖尿病报销比例70%,支付限额为1600元/人/年。职工医保Ⅰ级高血压报销比例70%,支付限额为300元/人/年;Ⅱ级及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报销比例90%,每病种支付限额为2000元/人/年。卫生院以“两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为突破口,将临床医生、公卫人员、护士、乡村医生等57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成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每月下乡进行义诊及健康教育活动,推进慢病高危人群及慢病患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同步开展,及时回应群众健康咨询,制定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的服务模式及流程,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康复治疗、医保结算等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环节进行整合。

“一站式”精准管理。卫生院花费10万余元打造慢病管理科,于今年7月底正式启用“临床医生+公卫人员”医防融合模式的慢病管理科,将辖区5138名“两病”患者进行归口管理。实现慢性病“三色管理”,按患者血糖、血压监测情况以及并发症严重程度实行“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分类管理,“红色”转至上级医院就诊;“黄色”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及用药调整,一周内不能转“绿”的转卫生院进一步诊治;“绿色”行定期监测及健康教育指导。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卫生院通过进修培训、跟班学习等形式将医技人员送出去“蓄能充电”。今年一、二季度,卫生院共向上级医院转诊慢病患者82人次,均得到精准治疗,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启用慢病管理科以来,已有150名患者体验了“一站式”慢病管理服务,得到了一致好评。

“信息化”融合发展。建立上下互通信息系统,辖区内15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慢病患者随访服务包,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健康管理服务,有效提高了慢性病管理效率,村医在随访过程中可实时用手机上传重点人群随访记录,实现随访管理信息化。患者在门诊就诊过程中,医生能线上查阅到患者慢性病史,利用电子健康档案、随访记录、体检结果等数据信息,对患者进行快速综合评估,及时研判病情发展,对患者开具“双处方”,即“用药处方”和“健康生活方式处方”,实现疾病治疗与健康教育同步,有效促进医防融合。目前,卫生院已开放部分居民档案,居民可在手机上查看自己的健康档案首页、随访记录等信息,其余电子化档案内容正逐步开放中。

下一步,余坪镇卫生院将不断改进,积极探索,继续加强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治融合的理念,加强常见慢性病健康管理,创新医防融合运行机制,实行健康教育、预防干预、慢性病管理、临床诊疗、监测评估等一体化服务管理,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同时助力综合提升基层慢性病防治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