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有逾2.88亿农民工。他们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解决拖欠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社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各地通过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治理机制,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责任,不断推进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欠薪失信联合惩戒,持续加强监察执法,严惩恶意欠薪犯罪。
经过多方努力和多年治理,欠薪高发、多发的态势得到明显遏制。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被欠薪农民工比重从2008年的4.1%,下降到2013年的1%,2018年这一比重已下降到0.67%。全国劳动监察查处的欠薪案件、拖欠金额及涉及人数3个指标也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年下降幅度都在30%以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欠薪问题未根本解决,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导致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仍较突出。此外,近年来,东部一些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拖欠工资的现象也有所增加。
今年以来,人社部研究根治欠薪新举措,构建合力攻坚新格局;加强考核督查,压实属地政府监管责任;聚焦重点行业,健全保障制度;畅通维权渠道,开展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强化失信联合惩戒。截至11月底,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为73.5万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67.9亿元,今年治欠取得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