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保基本民生”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保护妇女儿童,保护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保基本民生,就要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抚恤补助等保障标准,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发放临时生活补贴,相关价格补贴联运机制要及时启动。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六保”工作任务,调研组深入村、组,入户走访困难群众,与基层干部座谈,重点围绕与困难群众密切相关的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障方面,就“保基本民生”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
(一)脱贫攻坚方面。
2014年,全县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09户16911人,市级贫困村33个,贫困发生率为6.32%。2014年脱贫解困1507户4888人,2015年脱贫解困1283户3997人,2016年脱贫解困1914户5719人,2017年脱贫解困542户1374人,2018年新识别35户85人,2019年脱贫解困35户83人(2人死亡)。截至目前,全县5091户14797名已脱贫人口,经全面核查,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二)社会救助方面。
我县现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4560元/人/年,超过省定贫困线,加上临时价格补贴和全年一次性补贴后,约为6500元/人/年。截至目前,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共计4121户6468人。农村低保52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64户2803人,占农村人口比为2.6%;特困供养人员共计943户96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9户213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25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91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49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38人。疫情期间,我县认真落实上级文件要求,简化救助申请审核流程,暂停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除死亡外暂停低保退出,及时足额发放救助资金,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2020年1—4月,新增城乡低保对象384户7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9户580人;临时救助困难群众362户772人,发放救助金92.3466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138人15.018万元;慈善救助5户5万元。
(三)医疗保障方面。
2020年,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7.46万人,购买商业补充险为47699人,其中由财政为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全额代缴保费26344人。2020年1月至4月,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群众住院总人次为17746人次,医疗费用为8726.96万元;合计报销费用为4997.23万元,其中基本医疗报销17746人次,4560.9万元;居民大病医疗报销1295人次,204.78万元;商业补充险报销2649人次, 36.61万元;医疗救助1016人次,55.6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报销1719人次,131.93万元;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报销162人次,7.41万元。
二、问题
(一)脱贫攻坚方面。
1. “两不愁三保障”类问题。预计收入达不到人均5000元的涉及5个镇22户;饮水安全问题涉及2个镇18户;住房需提升的涉及7个镇29户;医疗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涉及3个镇6户;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不到位涉及2个镇2户;无广播电视的涉及6个镇10户;无安全用电的涉及2个镇3户。
2.帮扶工作中的问题。一是部分干部缺乏精准工作理念,入户摸排不认真,计算收入不精确,不认真学习政策,帮扶不到点子上。二是镇、村脱贫攻坚任务重、事情多,没有足够的力量,个别镇脱贫办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工作无法做到位。
(二)社会救助方面。
1.困难群众摸排不够全面。部分镇、村没有主动开展困难群众摸排,不能及时发现群众救助需求,低保动态调整不及时。
2.社会救助机制不健全。一是政策固有的局限性。低收入的边缘户、监测户,不享受建档立卡帮扶政策,抵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家庭遭遇疾病、意外,极易致贫返贫。二是慈善补充机制不完善。慈善救助作为社会救助组成部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019年共发放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资金128.2万元,其中慈善救助35.6万元,占比较低。三是激励担当机制不完善。近年来,各级检查、审计力度加强,部分镇、村干部工作中出现畏难情绪,怕写说明、怕被问责,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三)医疗保障方面。
1.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通过收集全县12个镇反馈的《可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调查表》人员信息名单,结合医保系统大数据比对,共排查出全县可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268名,其中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为214名,占总人数的79.8%。该类人员中患癌症、白血病、尿毒症等大病、重病者居多,医疗费用成本高,后续治疗花销大,因病致贫可能性较大。
2.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农村优质卫生资源不足,三分之一的参保群众选择去县外市外大型综合性医院就诊,直接提高了医疗成本,变相增加看病就医经济负担。2019年,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补偿共计66868人次,住院总费用31876.9万元,其中县域外住院为10972人次,住院费用为11306.49万元,占总费用的35.3%。
三、分析研判
党中央提出“六保”,更强调兜住底线、守好基本盘,更强调底线思维,为应对疫情冲击、推动经济平稳运行把脉定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基本民生,要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过去劳动力,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完善社会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群众基本生活;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
我县属低风险地区,因疫情造成农产品出售、务工等收入小辐减少,对基本生活影响较小,但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疫情导致务工时间减少,预计收入不达标,有一定返贫风险;部分困难群众受医疗成本上升、县域医疗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有一定的因病致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