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开放 >> 文化休闲 >> 正文
余坪镇金釜山
信息来源:洪雅县余坪镇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2022-03-28

在今四川洪雅县余坪镇有一道教胜地金釜山,一千多年以来名闻遐尔,2022年2月19日,洪雅县文史研究专家王仿生老师应邀到余坪镇金釜山文化交流。

关于金釜山,古史早有记载,清嘉庆《洪雅县志·艺文志》中摘录了宋代知岷宫知事张见几《金釜观记》,全文如下:

谨按国朝《三国国史地理志》载,嘉州洪雅县注:隋县有金釜山。又按大中祥符四年八月敕颁《下诸道图经》载:金釜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草木丛生。旧经云:昔有主簿于此山煮釜外长道,因号金釜,亦名主簿山。又按干道七年十二月封观妙李阿真人诰词节文:李阿真人者,古不死之谓也。其精爽寓世犹人焉。两着迹典,今代炼形洪雅之山。又据父老所传曰:保安镇金釜山,即李阿真人炼丹之地。见几伏思此山,古仙着异,史册标名,事有殊常,理当表出。故兹揭示之以告来者。淳熙车年五月日识。

千年文脉相传, 因此也留下许多诗篇,宋代文豪苏辙就留有《登金釜观》:道士白发尊,面黑岚气染,自言工方平,学道古有验。道成白日飞,人世不易定,后有阴长生,此地亦所占。并骑双龙翔,霞绶紫云檐,阳阳玉堂上,与世作丰稔。

与苏辙同时期的吴宗旦留有《金釜山灵泉》:泉来有脉去无痕,水底神龙暗吐吞,莫怪一池杯漾浅,个中风雨洗乾坤。

明朝翰林院侍讲黄辉在《访金釜观》中写到:珠树分苔径,琼泉绕石台,楼看青涧沸,帐对碧桃开。烛影尊前合,钟声枕上来,浮邱何日到,相约几徘徊。

金釜云泉更是洪雅古代八景之一,祝之至在描写洪雅八景金釜云泉时写到:仙坛紫气满岩前,疑是金丹釜里烟,客至惟余山鸟唤,声声脆响湿池边。

明嘉靖《洪雅县志》艺文中,记载了明朝时期为金釜观题词的古诗:一首出自明弘治年间进士、南雄知府李吉的《游金釜山》:江上数峰青削出,石坛高处俯平湍,曾将太极虚心玩,便觉清风两腋蟠。天地万年留胜迹,山林几度重儒冠,登临欲跨凌空鹤,直上天门总未难。另一首出自明朝监察御史、嘉定四谏之一程启充(嘉定人,今四川乐山人,著《初亭文集》失传)的《探仙洞遂游金釜山》:阴洞秋弥冷,浮云昼不开,未教承雨阻,犹作看山来。仙去余丹灶,年深生紫苔,欲骑双白鹿,从此到天台。

王老师旧地重游,感叹之余记录:余首次赴金釜山拜谒,离今已五十有余年,一切有关李阿仙人之遗址,惜观与灵泉,早已湮灭无存,思之,无不令人唏嘘不已,扼腕长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