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 正文
洪雅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
2013-03-21 16:43  洪雅县
 索 引 号 1506129692/hyx/2022-00252  发布机构 洪雅县人民政府  公开日期 2013-03-21
 文  号 洪府发[2013]4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程序 经本单位审核后公开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单位、部门:

  2012年冬季以来,我县遭遇冬干春旱,目前旱情持续加重,形势十分严峻。为进一步做好抗旱工作,减轻干旱灾害损失,现就加强当前抗旱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当前抗旱工作的严峻形势

  据县气象资料显示,今年1-2月降雨量为14.1mm,比历年同期偏少43%,3月1日至15日降雨量为0.6mm。经调查统计,旱情涉及全县15个乡镇,8万余人、近1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26万余亩茶叶、油菜、杂粮等农作物受旱,其中重旱5万余亩,干枯死亡1万余亩。据气象部门预计,3-5月降水量仍然偏少,暴雨将比去年同期推迟1个月,干旱还将继续加重,可能形成春夏连旱。目前,山坪塘和石河堰蓄水仅140万m3,仅占计划的36%,山坪塘干涸400余口,5万多亩冬囤水田缺水;柳新渠、安溪堰等引水工程引水量大幅度下降,仅为设计流量的三分之一,全县抗旱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二、全面落实抗旱责任制

  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成立以部门负责人或乡镇长为组长的抗旱工作协调小组,把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抗旱救灾工作上来。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抗旱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严格落实抗旱工作责任制,将抗旱工作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村(组),分片包干负责,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集中精力抓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

  联系乡镇、村的县级领导和部门要结合为民服务先锋行动,主动深入到联系点查灾、看灾、问灾、抗灾,主动做好抗旱服务工作。

  三、明确抗旱工作职责

  (一)做好人畜饮水保障工作

  由县水务局和相关乡镇政府负责,依托已建成的柳江、花溪、东岳、罗坝、余坪、汉王6个集中供水站,采取新增水源、错峰供水、限制非人畜供水等措施,确保解决涉及5万人的饮水问题。瓦屋山镇、高庙镇等其它集中供水站及分散供水工作,由涉及乡镇政府负责,县水务局负责指导。

  (二)做好应急送水保障工作

  由相关乡镇政府、县政府应急办负责,针对确需应急送水的旱区,采取应急送水措施,确保解决旱区群众吃水问题。

  (三)做好用水调度保障工作

  由县工信局、县水务局负责,按照先人畜用水、后农业用水、再工业及其它用水的原则进行水源调度。青衣江沿江电站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农业取水口能正常引水。以总岗山水库为代表的17座中小型水库(不含电站水库)、4处中型引水工程及所属提灌站,由县水务局负责做好水源调度工作,保证为灌区提供必要的抗旱基础水源。

  (四)做好抗旱设施保障工作

  由各乡镇政府负责,抓好山坪塘、石河堰等小型水利工程和冬囤水田蓄水保水,支斗农毛渠岁修掏淤、发动群众开展堵溪截流、增辟新水源。县农业局负责管理的提灌站,要及时完成提灌机具检修,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同时做好大春作物水改旱种子准备。

  (五)做好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由各乡镇政府负责,抓好抗旱用水安全管理,协调好用水纠纷,及时处理用水矛盾,引导群众团结用水、科学用水。

  四、强化抗旱减灾工作举措

  (一)灵通抗旱信息

  要健全旱情信息报告制度,科学合理评估旱情,做到信息畅通,工作到位。灾情报告实行周报制,各乡镇每周四前要将旱灾情况报县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水务局),重要灾情要及时上报。

  县气象局要及时发布旱情、雨情,指导抗旱工作,同时积极筹措资金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二)强化用电保障

  县工信局和电力企业要做好乡村用电保障,特别是要做好提灌站和农村居民提水用电保障工作。

  (三)加大抗旱投入

  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部门要作好抗旱资金应急准备,同时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抗旱自救,县财政局要根据旱情适当安排抗旱资金。相关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

  (四)加强舆论宣传

  宣传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发布旱情信息,宣传抗旱先进典型事迹,正确引导群众开展抗旱自救。各乡镇要积极组织村社干部向群众宣传抗旱工作。

  附件:1.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

        2.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



  洪雅县人民政府

  2013年3月18日
 
  附件1

  
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日期:

  
     
乡镇   作 物 受 旱 面 积   因旱人畜饮水困难   机电井出水不足
在田 合计 小计 小麦/水稻 杂粮/玉米 油菜/红苕 茶叶等经济作物 冬囤    
作物   其中                               水田     塘堰
面积 无抗旱 轻旱 重旱 干枯 轻旱 重旱 干枯 轻旱 重旱 干枯 轻旱 重旱 干枯 轻旱 重旱 干枯 缺水 人口 大牲畜 干涸
  条件

  面积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人) (万头) (处) (眼)
合计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报人:
 


  附件2

  
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日期: 

  
地 区 投入

  抗旱
投入抗旱设施 投入抗旱资金 抗旱

  用电
抗旱

  用油
抗旱浇灌面积 临 时 解 决
机电井 泵站 机动 装机

  容量
机动 合计 中央 省级 地县级 群众 人畜饮水

  困难
人数 抗旱

  设备
运水

  车辆
拨款 财政

  拨款
财政

  拨款
自筹     人口 大牲畜
(万人) (万眼) (处) (万台套) (万千瓦) (万辆)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度) (吨) (万亩) (万亩次) (万人) (万头)
合计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报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