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管理公开 >> 正文
坚守护林棚32年的生态卫士—贾蜀华
信息来源:洪雅县国有林场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2019-08-09

洪雅林场高庙工区职工贾蜀华,1980年参加工作,现年54岁,在林区班组护林32年,1998年3月起,已在中山坚守14年。

中山护林点管护面积480亩,有界桩192个,周边与原中山村、工农村及新建村接壤,辖区内林地成块状分布,最小林地面积只有6亩,周边均被社队林地包围,社情、林情复杂。

中山护林点所辖林地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造林,现已40余年,由于与村社相邻较近,盗伐严重,工区曾多次派人前往中山驻点护林,但由于条件艰苦,都未长期坚持下去。1998年3月,经工区安排,派贾蜀华前往中山驻点护林。

到中山后,贾蜀华立即开展工作,在没有工区的指导和中山边界资料不完善的情况下,爬坡爬坎,独自一人完成中山边界的清理。对界桩定位、林地分布,做到心中有数,了若指掌,为工区中山林地资料的完善提供了有力、正确的数据。在清理边界的同时,贾蜀华积极与周边三个村社社员联系,求证边界走向,确保边界清理数据准确,边界稳定。

中山林区由于林木属过熟林,林内枯枝遍布,加之与周边农户及其林地相邻较近,林内各项生产活动频繁,极易发生森林火灾。面对这一情况,贾蜀华分析火灾发生的各类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对林内便道两旁的枯枝进行清理;二是刷新宣传标语,标语量大,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手段灵活;三是深入村社进行防火宣传;四是定时不定时开展巡林工作。通过以上工作贾蜀华有效确保中山林区防火安全。

邻近中山林区村民有一个生活习惯,那就是捡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堆满了烧火柴。由于中山林木从未进行过间伐,林内4、6、8厘米的小材较多,农民极易到国有林内砍小树作为烧火柴,护林难度前所未有。贾蜀华苦苦思索对策,除做好常规刷写标语和加强巡护外,一是与村社个别村民结对子、交朋友,在村民内部打入“钉子”,及时提供消息;二是由于中山护林点只有贾蜀华一人,如果休假,极易发生盗伐,为此贾蜀华采取“真休假”、“假休假”与缩短假期相结合,虚虚实实,让盗伐人摸不清情况。通过一明一暗,虚实结合的办法,在工区护林组的帮助下,贾蜀华14年来多次逮住盗伐分子,有效打击了盗伐分子气焰,确保辖区内林木安全。

在边界管理上,虽然进行了边界清理,但是在小边界上,由于村民认定模糊,存在几棵到二十几棵林木争议,面对村民的无理要求,贾蜀华坚定立场寸土不让,正确应对,树子栽过界我扯,林界被毁我栽,扯扯栽栽,14年下来贾蜀华不知扯了多少树子,补栽了多少回林界。正是有这种守一片林,负一片责的工作态度,保证中山林区边界的稳定。

2011年6月中山进行木材采伐,有少数不法对采伐林地提出权属诉求,并向法院提起上诉,这时贾蜀华14年来累计调查取得的边界及人证材料起到关键作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采信其调查材料,判决权属国有,真正做到了国有林地不遗失。在木材采伐管理时,由于在边界争议过程中,贾蜀华起到关键作用,不法村民非常愤恨他,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有人把他住的护林棚打烂,有人冲进护林棚内把他的被褥、锅碗扔得满山遍野,有人拿刀威胁要砍他。他的妻儿劝他暂避风头,向工区要求调动工作或者请年休假,他反劝道:“我虽然年纪大了,跟不上社会的节奏,但我始终相信一点,国有林地不容侵犯,我的工作受法律保护,怎能遇到危险就闪边,况且哪里情况只有我最熟悉,谁去那里合适?只有我最合适,我也不想自己看了十几年的林地被人抢走,我心里不安啊。”在林场和工区的大力支持下,贾蜀华迎难而上,与当地村民周旋斗智,始终坚守在生产第一线,为生产承包人排忧解难,确保采伐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山护林点条件极其艰苦,没有电,用水不方便,危旧的护林棚尽被高大的柳杉包围,难见阳光,房内阴冷潮湿,贾蜀华毫无怨言。林场、工区曾提出为中山架通电线,为其配备电视机、冰箱等,改善生活条件,而他却说:“我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而这几年里中山的树子也采伐完了,在这里只有我一个,我休假了配备的东西容易被盗,就不要浪费了,我再坚守几年,把中山的林地完完整整交给林场,就够了”。

32年来,贾蜀华从未完整的休过一次假,逢年过节从未与家人团聚过,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坚守着,他坚守的是老一辈林业工人以场为家,爱林护林的高尚情操,坚守的是诚实做人、做事的自我原则,坚守的是对林场、工区那份“有我在你们放心”的承诺。

林场职工是“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守护者,名副其实的“生态卫士”,贾蜀华则是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