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省级长期科研基地启动仪式在洪雅县国有林场举行。四川省林草局、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洪雅县国有林场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省林草局副局长包建华出席仪式并讲话。
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省级长期科研基地依托洪雅县国有林场和四川农业大学建立,是四川省林草首批10个长期科研基地之一。基地以杉木、柳杉等人工林为研究主体,系统开展人工林近自然转化、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调控等,将有力解决人工林景观单一、赤腹松鼠危害等难题,推动生态系统多功能演变、森林景观构建和康养价值提升。该基地的建设将为华西雨屏区及长江上游山丘地区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包建华表示,长期科研基地是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推进林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洪雅县国有林场在林业科技创新方面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过程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包建华要求,洪雅县国有林场和四川农业大学要密切联系合作,扎实开展科研基础工作,切实发挥省级长期科研基地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带动作用;洪雅县国有林场要继续扛好生态屏障保护的责任,打开旅游发展的新思路,积极探索林下经济、研学游模式,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