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示公告 >> 正文
洪雅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1×30MW机组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信息来源: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2012-07-11

洪雅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开展“洪雅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1×30MW机组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已编制完成。

为预防、减轻和避免本项目建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现第2次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请就你关心的环境问题,发表本人的看法,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中主要内容公告如下: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1、项目名称:1×30MW机组工程

2、建设单位:洪雅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新 建

   4、项目主要内容

新建洪雅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30MW)机组工程可以有效解决当地电网的容量缺口问题,电厂所发的电量将完全可以在当地消纳。本项目的建设能利用当地丰富的林木废弃物、竹林和树木枝条、林下灌木为主,农作物秸秆为辅作为燃料,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环保效益。

(二).建设主要污染物

工程建成营运后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废水(冷却水排水、制软水排水、锅炉排污水、生活污水)、固废(生活垃圾、灰渣)、废气(烟尘、NOx、SO2)和噪声(设备噪声)。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项目烟尘拟采用降温+布袋除尘器除尘,可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表1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0mg/Nm3的要求。SO2可直接达标排放,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表1二氧化硫(四川地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0mg/Nm3的要求。NOx通过采取控制燃烧温度、分级配风的低氮燃烧技术及SNCR烟气脱硝系统,能够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1要求。其余无组织扬尘措施包括:①燃料由汽车运输进厂后,卸车、临时堆存及上料均采用吊车、叉车转运方式;燃料专用汽车卸车通道上方应有遮挡设施;燃料采用打捆或袋装形式堆放,并覆盖防雨布;通过加强运输车辆、料场地面和运输路线的清洁和定时洒水抑尘措施,可有效的控制燃料在运输、装卸及储存环节的扬尘产生。收集的燃料碎屑设暂存罐,暂存至一定量后返回锅炉焚烧。灰渣采用袋装化堆放,灰渣场建成半封闭形式,并采取搭棚、开沟、硬化、挡护等措施。③灰渣由灰渣库出口接打包机打包后装车外运,打包机配套袋式除尘器,减少灰渣装袋环节可能产生的粉尘污染。

2、废水:项目产生的锅炉补水系统排水、锅炉排污水、循环排污水属于清下水,部分回用,剩余的清下水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地坪冲洗、料场防尘洒水及冲渣等;少量含油污水经油水分离处理后回用于灰渣增湿;锅炉酸洗废水由锅炉清洗单位负责外运处理达标。

3、噪声:项目设备选型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优化厂区总平面布置,对各设备采用隔声、减振、吸声、消声处理后,厂区产生的噪声对外界的影响较小。

4、固废:对项目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装车外运处置;锅炉排出的高温炉渣经冷渣器冷却后送密闭式渣库暂存,同样外运处置;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集中外运填埋处理。

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项目为洪雅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30MW机组工程项目;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当地规划。项目利用秸秆、林业三剩物及次小薪材等可再生资源作为燃料进行发电,工艺成熟先进,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外排各种污染物经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以及综合利用,不会因项目建设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会造成环境质量超标。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则项目在洪雅县将军乡杨场村(洪雅县机械化工产业园区内)选址建设从环保角度可行。

建设单位洪雅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洪雅县将军乡杨场村(洪雅县机械化工产业园区内)

联系人:纪雷电话:027-67869250电子邮件:jilei@mail.kaidihi.com

评价单位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3205号)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8号 610041

联系人:宁玲 电话/Fax028-85530375 电子邮件:18698696@qq.com

四、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式和期限

如有需要,公众可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环评单位索取查阅,时间为2012年7月11日——2012年7月25日。(共计15天)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和看法,请通过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的方式转给我们,同时请附上你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进一步沟通和回复。

公众提出意见的时间:2012年7月11日——2012年7月25日。

主要征求公众的如下方面的意见:

对建设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有何意见和建议。

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有何意见

对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其他意见

对建设本项目的态度如何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洪雅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