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金花桥游客服务中心至正觉寺客运架空索道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四川瓦屋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瓦屋山金花桥游客服务中心至正觉寺客运架空索道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四川瓦屋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收集工程资料、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瓦屋山金花桥游客服务中心至正觉寺客运架空索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将编制情况及编制成果公示。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为加快洪雅瓦屋山景区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而实施的旅游综合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索道工程建设,包含两个部分:新建金花桥游客服务中心~古福坪客运架空索道,索道上站位于古福坪,下站位于金花桥,该索道水平长度3382m,线路高差770.5m;改建现有古福坪~正觉寺索道,改建方式为拆除后重建,索道由固定式改建为脱挂式,索道已有路线保持不变,下站的位置下延到公路旁(下延约50m高差),并对上站进行扩建,建成后该索道水平长度1608.5m,线路高差738.5m。
二、本项目技术参数指标
本项目索道分为两段建设,其索道的技术指标参数见表1。
表1 索道技术参数指标
索道建设内容 |
古福坪~正觉寺(改建) |
金花桥~古福坪(新建) |
索道型式 |
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8人吊厢 |
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8人吊厢 |
线路总水平距离(m) |
1608.5 |
3382 |
线路总高差(m) |
738.5 |
770.5 |
最大运行速度(m/s) |
5.0 |
5.0 |
单向运行时间(min) |
7分30秒 |
13分20秒 |
单向运输能力(人/h) |
1500 |
1500 |
主驱动功率(KW) |
870 |
1200 |
吊箱数(个) |
50 |
82 |
索距(m) |
5.2 |
5.2 |
下站房面积(m2) |
1300 |
720 |
中间站面积(m2) |
600 |
/ |
上站房面积(m2) |
750 |
1180 |
线路支架数(个) |
26 |
36 |
年工作日(天) |
330 |
330 |
日工作时(小时) |
10 |
10 |
职工人数(人) |
20 |
20 |
钢丝绳直径(mm) |
48 |
52 |
配置型式 |
液压 |
液压 |
张紧力(KN) |
200 |
200 |
运行方向 |
逆时针 |
逆时针 |
三、项目环保措施及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1)对水环境的影响
该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施工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回用于生产工序,对水环境不产生影响。
(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扬尘。运输过程采用采取洒水降尘,及时清理路面尘土等防尘措施,可以减缓施工扬尘对周围的影响。
(3)对声学环境的影响
评价认为只要在工程在施工时,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中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防止机械噪声的超标,特别是应避免高噪声设备夜间作业,避免夜间施工。施工工期噪声影响是暂时的,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期不会对评价范围内声学环境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4)固体废弃物影响
施工产生的施工垃圾,能利用的利用,不能利用的运到附近垃圾填埋场处理,因此,固体废弃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工程占地影响
工程建设拟占用保护区实验区面积4.8431hm2,全部为永久占用,其中占用林业用地4.7044hm2,占98.6%,占用非林业用地0.068hm2,占1.4%。
在所有永久建筑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裸露区的恢复,包括开挖的坡面、房前屋后等区域。恢复时将根据各地段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评价区本身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对各类施工迹地进行绿化恢复,尽量减少工程区内的施工痕迹。渣场设置在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外。
施工便道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人工削坡和填方必须达到稳定边坡要求,并根据沿线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工程护坡措施。
对各工程点受到破坏的植被,在施工结束后,应尽量利用当地的原生植物资源及时进行恢复。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建议选用的恢复物种都是在施工区域内常见的优势乔木、灌木及草本物种。
②对鱼类影响
评价区内有鱼类动物2目4科4种,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评价区内,鱼类主要分布于铜厂河及铁厂沟内。工程施工影响主要集中在新建索道下站工程区附近铜厂河区域,如果在材料运输,机械机械清洗方面不注意保护措施,可能会导致水体污染,影响区域内鱼类的生存和分布。不排除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在休息空闲时前往水域中捕捞和垂钓鱼类食用,因此需要加强建设单位及保护区管理部门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并制定相应的施工制度,防止鱼类被捕杀的情况出现。
③对两栖类的影响
施工挖掘、建材运输及堆放、弃渣倾倒、设备安装等,都将使索道占地区的两栖类,使其种群数量减小,降低其物种丰富度;另外,人为活动较多,分布在索道占地附近部分两栖类个体有可能遭受捕杀,使其种群数量减小。
间接影响区人为活动减少,施工损伤不会发生,工程建设排放的各污染物含量也很低,因此,间接影响区内的两栖动物受到的影响不明显。
④对爬行类的影响
因施工占地和施工损伤等原因,工程占地区的爬行类种群数量将减小,物种丰富度可能有所降低。
直接影响区分布的蹼趾壁虎、菜花原矛头蝮、峨眉地蜥等部分个体因施工振动又将迁离该区域,使其种群数量减小,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直接影响区受大气、水污染物的影响较大,爬行类的生存环境质量将降低。另外,直接影响区人为活动较多,分布在该区域的蹼趾壁虎、颈槽蛇和菜花原矛头蝮因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容易遭到施工人员的捕杀,使其种群数量减少。
间接影响区—间接影响区距工程占地区较远,爬行类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种群数量等变化不大,工程建设排放废气、废渣一定程度影响该区域环境质量,但环境质量所受影响较轻。被捕杀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索道工程建设期间,不会对该区域爬行动物造成明显影响。
⑤对鸟类影响
受施工占地、施工噪声等因素的影响,栖息于工程占地区的鸟类将迁移到其他区域生活,使工程占地区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种群数量明显减少,但由于工程创面面积较小,其影响程度也相应较低。
受施工噪声等因素的影响,栖息于该区域森林、灌丛、草地、近沟边的且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鸟类也将暂时离开当前的栖息地,因此,间接影响区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将降低,种群数量将减少。另外,间接影响区内无工程作业,人为活动减少,施工车辆及机械排放的废气、废渣一定程度影响该区域环境质量,但环境质量所受影响较轻,并且各生态系统已经趋于稳定,索道施工机械操作、建材车辆运输等产生的噪声衰减到了一定程度,工程作业造成的水污染、大气污染扩散至次区域的含量很低,另外,此区域基本无夜间车辆灯光影响,分布于该区域的鸟类一般不会因工程建设而离开。所以,建设期,该区域鸟类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种群数量等变化不明显。
⑥对兽类影响
受施工噪声、施工损伤等因素的影响,工程占地及附近区域分布的兽类部分个体及其巢穴将被损伤,部分个体将远离该区域,使其种群数量明显减少,物种丰富度显著降低;受人为活动的影响,直接影响区及附近分布的鼩鼱、社鼠、藏属兔、草兔等兽类部分个体有可能被捕猎,使该区域兽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种群数量减小。
几乎无人为活动,大气及水环境污染到很小程度,施工噪声已经很弱,兽类所受影响不明显。
⑦对植被的影响
建设期,施工占地范围相对于整个保护区来说比例极小,不会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稳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工程建设仍会导致局部区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量减少、生产力降低,会引起一定的水土流失。尤其是碎石、弃土堆放遇雨季雨水充足时,如引起滑坡、泥石流,会造成一定面积的植被破坏和山体裸露。
经调查,评价区内的植被主要受施工占地、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工程施工对评价区内植被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占地对植被的破坏,被破坏的植被以阔叶林和人工柳杉林为主,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初步估算,施工期被破坏的植被面积4.7044 hm2,仅占实验区林地面积0.01%,不会造成植物群落类型的消失。工程施工,占地范围内的地表植被遭到铲除、掩埋及践踏等破坏,由于施工中所需临时用地均在永久占地中设置,因此工程建成后不存在对临时用地的植被恢复措施。因此,工程施工会对植被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⑧对大熊猫和牛羚的影响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1999-2001年的全国大熊猫第三次调查成果和正在进行的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野外结果,评价区虽然属于大熊猫栖息地的范围,但瓦屋山实验区内从未发现大熊猫和牛羚活动的痕迹、粪便或实体。且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已有25年的历史,持续多年的开发经营活动已使大熊猫、牛羚实际上已不可能在该区域内活动。这两种动物对人类的干扰极其敏感,受到持续影响后已远离该区域;二是根据1999-2001年的全国大熊猫痕迹点第三次调查成果,大熊猫痕迹点在保护区的核心区虽然偶有所见,但是大熊猫活动痕迹点距离实验区的最近边界都有10km,并且核心区和实验区被一条深沟隔开,大熊猫再次迁徙回实验区的机率不再存在,因此本工程虽然位于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但工程建设和以后运营不会对大熊猫栖息产生任何影响。
⑨对主要保护野生植物的影响
在评价区内有南方红豆杉、珙桐零星分布。工程直接占地区未发现珍稀植物分布,索道工程建设不会对珍稀植物造成直接伤害。
珍稀植物均位于索道占地区20m范围外,为避免施工对其造成间接伤害,本报告建议对这些树种进行就地保护(就地保护具体措施是在直径2~5m或更大范围内用栅栏围起来,挂牌标记,以防干扰)。同时建议在施工前根据最新的设计方案再次对索道周边部分珍稀植物分布进行详细专项的调查,拟定科学的保护方案。
2、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①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的完善瓦屋山景区旅游设施,改善旅游交通设施。
②生态环境影响
工程营运期,随着施工人员的撤离和施工迹地的植被恢复,人员干扰急剧减少,区域的部分陆生动物将逐渐恢复在该区域的活动。
营运期主要是禁止游客、景区服务人员、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水质的污染,禁止猎捕、倒卖野生动物,禁止出售野生动物食物和皮毛等行为的发生。并出台相关管理和处罚措施。旅游者进入旅游区后,禁止吸烟、使用打火机、火柴等火种。
③对水环境的影响
将索道站房产生的粪便和生活污水采用打包方式外送景区外洪雅县污水厂统一处理。
④固体废弃物影响
生活垃圾在景区内转运站集中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收运至景区外处理。
四、征求公众意见主要事项
本公示征求公众意见主要是对环境影响书中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意见及建议,即您认为本报告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合理、可行,措施实施后是否对您的居住环境和当地环境造成影响提出建议和意见,我们将充分考虑到您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示期限为2013年12月27日~2014年1月10日,为期10个工作日。
对本项目有或提出建议,可在项目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电话、书面、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四川瓦屋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或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反映,并留下您的主要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和您取得联系。
六、项目建设方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四川瓦屋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人: 李先生
电话:028-37485583
通讯地址:四川省洪雅县城南东路100号
七、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单位名称: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马女士
电话:028-85554742
通讯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8号
四川瓦屋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