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正文
洪雅 转型蝶变 借“绿”突围 奏响全面深化改革“交响曲”
2024-09-11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1506129692/xlyj/2024-00062  发布机构  洪雅县林业局  公开日期  2024-09-11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失效日期 
 公开程序  经本单位审核后公开

近年来,洪雅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向“新”求“质”,谋“绿”发展,闯出一条城乡融合相互促进、绿色经济循环发展新路,为西部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洪雅经验”。

连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不少市民、游客纷纷走出家门,寻找避暑纳凉胜地。洪雅县玉屏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更高达98.6%,是全国森林康养的发祥地。很难想象,这个人们争相打卡的康养、避暑胜地,也曾面临经营困难、举步维艰的困境。而今,这里已建立起全国森林康养标准化服务体系,成为全面了解国内森林康养标准化服务发展的“窗口”,正引领超万亿级森林康养产业驶向“快车道”、迈向“新蓝海”。

近年来,洪雅县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破题发展的“关键一招”,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生态文明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县”等荣誉,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相互促进、绿色经济循环发展的新路,经济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聚焦高质量

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今年以来,洪雅县持续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化改革,为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打出“组合拳”。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洪雅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49%,现有森林206万亩,可用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面积100余万亩,预计到2030年净增碳汇量可达700余万吨,这为洪雅县先行先试探索碳汇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2年5月10日,作为四川省第一个县级碳汇管理局,洪雅县森林碳汇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开启了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创新试点。”洪雅县有关负责人表示,自碳汇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该县致力于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开展林业碳汇潜力评估和计量监测,构建计量监测体系,编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实施方案、林业碳汇工作要点,完成首笔林业碳汇预售协议签订,碳汇交易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6月,洪雅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会通过《中共洪雅县委关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围绕“1+3”绿色产业体系建设等重点,认真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为加快建设“一县一区”提供强劲动力。同时,加强改革经验梳理、总结、提炼,以点上的突破带动面上的推广,把试点变成亮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力展现洪雅改革成效。

如今,洪雅县正围绕抓好经济、科技、人才等领域牵引性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不断为探路县域高质量、现代化发展凝聚新动能、迈出新步伐。

开辟新路径

构建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

漫山遍野的藤椒树郁郁葱葱,一团团、一簇簇藤椒缀满枝头,散发出浓郁的椒香。近日,记者走进洪雅县余坪镇黄里村一藤椒种植园,饱满油亮的藤椒果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椒香,村民们穿梭其中,采摘藤椒、运送、装车,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山区丘区乡村振兴事关百姓的“钱袋子”“米袋子”,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促农增收的胜势,一直是山区丘区的难题。近年来,洪雅县锚定绿色发展不动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茶叶、藤椒等特色农业走产业化发展新路,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循环发展新生态,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作为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洪雅县大胆试、勇敢改,一方面,端牢“粮食碗”,加速“天府粮仓”洪雅示范区全面推进,形成“一园一核三片N基地”粮食发展格局,高质量建设青衣江流域10万亩粮食产业带;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茶叶、藤椒等特色产业上山上坡,全力擦亮泡好“一杯茶”、飘香“一树椒”、扮靓“一根竹”、做优“一盒奶”、植好“一味药”的“五个一”特色农业品牌。其中,该县茶叶种植面积30万亩,2023年茶业综合产值突破68亿元,连续5年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目前该县发展藤椒3.5万余亩,今年预计鲜椒产量1.4万吨,综合产值达8亿元,藤椒产品已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瑞士、泰国等47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助推了“味在眉山”优势特色产业走出国门,走向全球,香飘世界……一系列特色农业规模化种植的加持,为洪雅县推动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洪雅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洪雅县将抓住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机遇,锚定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洪雅示范区建设目标,不断为国家粮食安全夯实洪雅“耕”基,加速构建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

探索新模式

聚力建设“一县一区”

“洪雅县是以生态游为核心的康养旅游大县,今年前6个月,全县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65.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60.4万元。”洪雅县上半年的旅游经济数据显示,该县正成为游客康养度假、生态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作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区域和大成都、大峨眉国际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洪雅县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知名文旅品牌20个,囊括瓦屋山、玉屏山、柳江古镇等国家级资源10个。2023年9月,洪雅县当选“大峨眉”文旅发展联盟第二届理事长单位,开启打造世界级自然文化旅游目的地新征程。

“为加速生态价值转化,加快建设‘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近年来,洪雅县始终将文旅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头等大事来抓,优化文旅消费环境、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全县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洪雅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持续擦亮旅游品牌,升级打造康养度假全域旅游示范区,洪雅县持续开展争创“大品牌”推进全域游、抓好“大项目”丰富新业态,加快形成多点多极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同时,抢抓巴蜀文旅走廊建设机遇,积极引进一批知名品牌文旅企业、融入十大文旅发展联盟,开展文旅资源、旅游产品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等,不断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凝聚力量。

洪雅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洪雅县将以探索发展新模式、打造业态新场景、推出营销新方式为着力点,深入推进“景区创建、乡村发展、企业带动、村民共享”模式,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洪雅经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