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洪雅的腊肉,烟熏的记忆,过年的味道!!
信息来源: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2016-02-04

今天腊月二十三啦,距每年最热闹的春节已经只有几天了。近日,世纪寒潮已经渐渐过境,春暖花开的日子就要来临!春节里,腊味—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一个味道,似乎只有那腊月里烟熏火燎的场景,才是活色生香的过年的味道。

如今物质生活虽是越来越丰富,年味却越来越寡淡,唯有熏腊肉,年复一年,是每年都要做的事情,于是回忆摞着回忆,二十多个新年都像昨天一般,明亮,温暖。

腊肉,仿佛是人间烟火的诗意画。在村庄农院,向阳的墙上挂着腊肉,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江南小镇,水岸人家的窗下腊肉,又是另一番风光;在市井民间,家家户户阳台上晒着的腊肉,一年又一年,多少日子就这样一如既往的保存。

腊肉,有时候又是一种难解的情怀。从远古到现代,在漫长的时光中,混合了阳光、故乡、记忆等因素,腊肉已变成一种文化的符号,就像青花瓷,就像陶器。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说:“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是啊,怎能分得清呢?家里的腊肉不仅是味觉上美妙滋味,还有精神上的依恋!小时候熏腊肉都是我和哥哥还有妈妈一起完成的!家境贫寒,猪是不容易养得肥的!但我们依然快乐得想飞在天上。栢乡枝桠是我和哥哥从后山上捡来的,再搭个简易的架子,放上腊肉,香肠.....等,边烤火边熏肉,还可以时不时的切一小块精瘦肉下来,直接开吃。

如今,这简单温暖的场景是不复存在了,家里虽然也做腊肉,只是我和哥哥都不再去后山捡栢树枝桠,只等着妈妈做好了通过快递给天各一方我和哥哥寄来,妈妈做的腊肉不仅满足我们躁动的味蕾,还能抚慰我们躁动的心~每年,妈妈也会说“快回来吧!腊肉都做好了......”

洪雅的腊肉,看起来虽是黑不溜秋的不起眼,可是端上桌来油亮油亮,香气四溢,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绵糯绵糯的,有一种特有的清香,吃到嘴里说不出的爽口。家里来客,老腊肉可是招待菜的不二之选!

上一页:人生如茶,悟雅茶通人生

下一页:洪雅县散文学会获省级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