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桐 花
信息来源: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2015-04-27

在这样一个春日里邂逅桐花,又是在这样一个清静的寺庙,几分欢喜几分讶异,更有几分青春的情怀被点燃。希望的春天,我该怎样的抒怀,被寒冬冰封的热情,终于铺天盖地涌来,一边拍照一边想着应该发给谁,让谁看见,分享这一抹春色。

位于城郊北门山的慈云寺,最初的名字叫月珠寺,人们还是喜欢用习惯了的称呼,这是一个能让人安神养心,又能锻炼身体的地方。周日的阳光温暖而热烈,约上三两个朋友,同游月珠寺。久未聚首的朋友,一见面仍然那么亲密,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我们在鑫顺街天桥下会面,随意地逛街,穿过梅巷子,旧时的院落早已不复存在,现在是万家超市占了一些地方,还有几家服装店,美容店。想当年,上初中的我,每天都要穿过这巷子,约同学一块去洪中校。如今,当年天真浪漫的小姑娘已随岁月老去,而那些古旧的青瓦房,也只能偶尔在梦境中重现,物不在人已非。街上来往的无数陌生面孔,店铺里响着的流行歌曲,竟有些“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感觉。前行至五十多米处转弯,我们走向文化街,当年县城的文化馆在这街上,街道起名大概是这个缘由吧。现今“文化”早都不知跑哪儿去了,从林立的高楼下经过,有一种被压抑的感觉,天空都被压得窄窄的。

往前走着,街道不是从前的样子,房屋依稀有着旧时的影子,现在的体育活动中心,是当年的中山堂,我的童年、少年、包括青春时光都曾在这里留下脚印。还记得小学四年级在中山堂前面的灯光球场内参加活动,第一次过“六·一”儿童节,大热天所有同学都坐在球场内的石梯上,当时有什么人讲话,什么人表演全都不记得了,“排排坐,吃果果”,唯一兴奋的是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两颗棒棒糖,多么甜蜜啊!捧在手心里,这是免费的,学校发的,比自己买的肯定香甜无数倍。一边看节目,一边拿出一颗糖细致地一点点剥开,慢慢地品,棒棒糖甜进心里。另外一颗,我揣在衣服兜里,舍不得吃,回家后给了妈妈。这儿时的温馨,陪伴人生往后的旅程,怀揣温暖与幸福,不管尘世风雨,始终在心铭记。

现今,灯光球场已变成了店铺、商品房,中山堂还残留了一些影子,一些退休的老人、爱好运动的孩子、年轻人来此活动。只是四周那些高大浓密的树影已不见,那些泛着泥土气息的场地已不见,还有那些石凳,停留过多少人的脚步,听过多少恋人的喁喁低语,见证了小城的乡风民情。中山堂对面的天主教堂,这也是县城里仅有的几处还留有旧影的地方。经过这里,我们不约而同地说进去看看,恰巧有几个练乐器的天主教徒正在演奏,教堂很大很空,小号声、鼓声在这里显得特别响亮。台上有一架钢琴,看到乐器,我就禁不住心痒痒。驻足听她们演奏了一会儿,我走到台上去轻抚钢琴,想着坐在这里弹琴的感觉,应该特别肃静特别有味道吧。如果再能弹奏自己的原创歌曲,这该多么惬意!让同行的朋友给我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又向演奏乐器的一位大姐要了一本歌曲集《福传中国》,音乐是最好的语言,沟通人们的心灵,让情感在声音中传递与流淌。

出了教堂大门,我们向北门山方向走去,春日的阳光,暖暖的。公路旁的草地绿得发亮,杜鹃花、扁竹叶开花了,红白相间,这些经过精心造型的花草为城市增添了魅力。我们在草地上拍照,平常的简单的景物未尝不是一道打动人心的风景,如果你愿意,可以随时捕捉生活每一点滴的美,点亮脸上的笑容,温暖别人,美丽自己。手机自拍现在已成为一种习惯,很多人每天在微博、空间、微信中不断地晒,不断地写,乐此不疲,也许这是一种“病”,我不幸也是其中一个。美其名曰:爱自己,爱生活!

通往月珠寺的路,走了无数遍,喜欢这里的清静。这里自然的山树,仿佛沾了佛的灵性,也格外地解人意。两条路上山,一条是原来的石阶小路,弯弯曲曲,林风竹影,相映成趣;另一条是后来修的水泥路,路面比较宽阔平整,方便汽车、摩托车上山。我一般喜欢石阶小路,景不是一眼能望到头,可以让人怀有想象地一路前去,或者偶遇几只鹅,在竹林间嬉戏,或者偶遇一两只犬,摇着尾巴从旁边跑过,还有一些飞虫或蜘蛛,都是乡野的景,它们自在地按自己的方式生存,享受阳光雨露,雷电风云,在这接近城市的边缘,始终保持它们原有的生活状态,自然地生长。

站在高处,俯瞰县城,一幢幢楼房,自西而东,高低错落,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城市,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山上香烟缭绕,围着大殿转悠了一圈,走走停停,一边闲聊着。来到茶座,一道景致突然跳入眼帘,一颗大树在木廊的顶上开满了白花,繁花似锦,风过处,呼啦啦吹落一地花伞,满地的花朵,既美丽又令人疼惜,不禁想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倘若是她见了,该有怎样的一番伤怀与怜悯。正想着,走近时,发现一个女孩在地上摆弄着什么,原来也是个爱花的女子,将一朵朵飘零的花拾缀到一起,摆出了一个心形图,中间还有一把穿心而过的丘比特的剑。如花的年龄,才有这般如花的锦绣心性啊!

花形、花色、花瓣很美,却叫不上名来,也怪平时对植物还是比较少识吧。大家猜了几种花,又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是桐花!

说到桐花,脑子里立刻跳出席幕容的《桐花》:“长长的路,我正走向一脉绵延的山冈。”这熟悉得不能再熟的句子,陪伴青春时光,顷刻让心柔软。“由此前去,只记得雪白的话一花荫下,有一条不容你走到尽头的小路……”那时初读席幕容的散文集《写给幸福》,便爱上了这桐花,反复吟诵,最后都能背下来。多年前文中的景象,在眼前以另一种形式铺开,两个用花朵摆弄图案,在图案前不断变换姿势拍照的女孩,一如这桐花的美丽,青春一如这桐花的纯净。而我,被这眼前美丽的画面激发起年少的热情,我在旁边给女孩建议怎么摆姿势,也借她们的花图拍照,谁说青春一去不复返?它可以留存在每个人心里。拥有一颗纯净而透明的心,一直也是我内心的想法。不管周遭怎么变化,始终保持一颗诗心,一片纯情,一点小文艺,一点小资,不必在意有没有人理解,不必在意有没有人欣赏。一如这桐花,自顾自的盛开凋落,美丽着,幸福着,并且把美丽带给每一个经过的有缘人!

(山 眉)

上一页: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县图书馆积极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下一页:心中的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