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思宇
教育实践活动现已进入关键的“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批评就是要指出所认为的缺点和错误,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敢于交锋,要有“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批评就不免会脸色无光,感到羞辱,是虚心接受还是公然开战,需要党员干部好好把握。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说的是人不可以不知道羞耻,从不知道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党员干部知耻与否,不仅关系民族大义,更体现其人格品质,对这一环节活动的开展能否取得实效也有着直接影响。“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党员干部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为镜,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守好精神家园,常怀一颗知耻心。
司马迁《报任安书》道:“耻辱者,勇之决也”。如何对待耻辱,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勇敢的标准。耻辱对于一个人的震撼往往是最强烈、最持久的,也是使人取得巨大成就的力量源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进步,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坚持上下联动、边查边改,对查摆剖析的‘四风’问题立行立改、不等不拖。”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恭维是盖着鲜花的深渊,批评是防止你跌倒的拐杖。”广大党员干部就是要通过活动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进,不断增强改进作风的思想自觉和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以勇往直前、奋发向上之势做到为民务实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