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戈镇青杠坪村 费家春
清晨,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西部某个小山村里,村党支部书记老赵正在处理着一些事情,“咚,咚,咚”几声敲门声后,进来一位四、五十岁的妇人。“原来是王大姐啊,这么早来我这里,是有什么急事吗?”老赵起身让座,“赵书记,你帮帮我吧,我儿子小辉又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他最近一有空就往外跑,我担心他出去学坏了。”小辉的母亲带着哭腔说道。原来小辉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也不容易,就怕他去学坏。
“哦,小辉啊,你不用担心,他没有去学坏,他在我这里,而且他三天两头跑,都是来我这里。”“你这里,那人呢?”小辉母亲怀疑地问道。
“跟我来,”老赵神秘地笑道,带着小辉母亲来到另一个房间,房间里沿墙壁是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靠窗有几张书桌,小辉就坐在那里,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嘘……”小辉母亲正要喊,老赵做了一个禁声手势,然后就退了出去。“我们村的农家书屋一成立,小辉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三、两天就要来一次,有空就在我这里看,没空就借回去看,”老赵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在你这里我就放心了。”王大娘笑呵呵地说完走了。
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村里的年轻人陆陆续续去城里打工了。看着呆在家里的小辉,王大娘怎么劝他也不愿意出去打工,也不知道心里想些什么。王大娘想到赵书记和小辉这些日子天天在书屋里,也许可以帮帮忙想办法。找到赵书记,还没等王大娘开口,赵书记说道:“王大姐,看你一脸愁容,我就知道你想说什么了,今天小辉没来我这里,等改天他来了我帮你问清楚,我也想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我和他好好聊聊。”
第二天,小辉来到农家书屋,被赵书记叫住了。“小辉,你小子心里怎么想的,为什么不去打工呢,在家呆着做什么啊,你都这么大了,难道还想你母亲养你吗?”老赵严肃地问道。“赵叔,你误会了,我没想让我妈来养我,我是想……想……”小辉吞吞吐吐地说,“想什么,有什么话快说,”老赵有点生气了,“我想……想创业,不想出去打工了。”小辉的一句话使得老赵一震,随即说道:“想创业是好事啊,干嘛弄得那么紧张,来来来,我们到屋里慢慢聊聊。”
两人在屋里聊了一个上午,老赵慢慢了解了小辉的想法。原来小辉觉得去城里做工只能解决一时的生计,前途有点渺茫,而且他母亲的身体因为常年辛苦劳作越来越差,所以想留在村里创业,同时也能照顾母亲。结合自身条件,环境因素以及往年在城里打工的所见所闻,小辉决定搞养殖业。末了,老赵问小辉:“往年你小子也出去打工,今年怎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其实这要感谢农家书屋,自从书屋成立,我有空就来这里看书,明白了很多道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我也想成功。打工不是唯一的出路,我要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小辉坚定地说。“好,就冲你小子的这股干劲,我支持你,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就来找我,我尽全力为你解决,你母亲的思想工作我去给做,你去好好调查,看看你最合适养什么。”老赵欣慰地说。
经过仔细的调查、分析,小辉决定养猪,城里人对山里的猪肉、腊肉评价很高,销路不是问题。说干就干,在母亲和各位亲朋好友的支持下,小辉做起了自己的养猪事业。他根据自家的养猪经验和从书屋学到的养猪技术,对养殖区进行科学设计,对猪的饮食也做了合理、科学的搭配,猪场顺利的开始运行。
由于猪太多,且自己也没有积累太多养猪经验,小辉仍然一有时间就往书屋跑,学习、借阅关于养猪的书籍,学到深夜。王大娘很担心,可是小辉总是笑着说“妈,你不用担心,我年轻身体没问题,虽然每天干活很累,很苦,但我过得很充实,我会坚持住的,你放心吧。”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看见彩虹。成功,需要有正确的方法,不懈的坚持,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办法。猪场开张几个月后,猪慢慢长大,为了保持山区猪肉所特有的品质和口味,小辉专门到山上割野菜、猪草来喂猪。有一天早晨,小辉来到猪舍,发现有几头猪有点拉稀,就配了点药拌着猪食喂下。这种情况以前也出现过,他没有太在意。第二天,猪的病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有一头甚至连猪食都不吃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小辉连忙去请兽医。可是兽医来一看只是一般的拉稀,开的药和小辉自己配的一样,也就走的时候叫喂点软和的猪食给猪吃。小辉照做,猪也好了。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这种情况,按兽医教的方法做,猪又好了。反复几次下来,猪拖瘦了。
小辉觉得这两次拉稀不是偶然,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于是来到农家书屋,把关于养猪方面的书籍都看了个遍,但什么都没找着,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对。正当小辉困惑不已的时候,赵书记拍了拍他的肩膀,“想什么呢,有心事?”“也没什么,就是我那猪,越长越瘦了。”小辉自嘲道,“别想了,跟我去接一个人,你的困难他肯定有办法解决。”赵书记拉着小辉边走边说。原来赵书记看小辉的养猪场成立了,怕他经验不足,专门把城里畜牧站的吴站长请来,一是做考察,二是做技术指导,三是作经验交流。当年吴站长在农村是一把养猪好手,经验可是非常丰富的。
到养猪场里里外外走了一圈,吴站长发现了问题所在:小辉割回来的猪草里,有两种是不能同时大量喂的,同时喂了少量的也不会有问题,但喂多了猪就会拉稀,小辉恍然大悟。考察期间,吴站长和小辉做了很多交流,这使得小辉更加有信心面对以后的困难。“小伙子,好好干,你行的,我看好你!”临走时吴站长拍着小辉的肩膀说。
因为小辉的努力,坚持,好品质猪肉受到城里人的好评,几年后,他成了村里的养猪大户。经过农家书屋几年的熏陶,小辉认为一个人富不算富,想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在书屋里他找到了关于“合作社”的信息,经过多方商讨和大力筹备,成立了村里第一个养殖合作社。
合作社的成立,释放了村里的劳动力同时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收入。在合作社年底分红的时候,小辉这样说:“知识改变命运,农家书屋带来了知识,让我找到自己的方向,同样也在我的成功之路、梦想之路上提供帮助,我感谢农家书屋,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农民群众的关怀,农家书屋是我们农民自己的书屋,所以我决定,我们合作社自愿拿10%的利润作为农家书屋的管理费用,用于更换书籍和增添设施,保证书屋的正常运作和更新,让农家书屋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我们生产,丰富我们生活。”大家掌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