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谚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几千年前的诸子百家,崇尚的礼法道义虽不同,却都提出了相同的一点:诚信。《墨子》中提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孔子也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眼观几千年后的现在,近代伟人鲁迅也曾说过一句名言:“诚信为人之本。”由此看来,诚实守信乃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应传扬这种美德。“十三五”开局,洪雅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大力实施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购得称心“四心工程”,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铸造洪雅旅游品牌形象,推动洪雅旅游迈上新台阶。其中,“购得称心”重在旅游购物,提供丰富的旅游购物资源,满足游客购物体验需求,从而增加旅游收入,扩大劳动就业,带动相关产业,传播地方形象,增强区域影响力。
 |
洪雅县旅游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服务 |
近日,笔者就“四心工程”与诚信二字有所思考,“信”也许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西周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博褒姒一笑,不顾众臣反对,竟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诸侯屡次被耍,正是因为他的不诚信而使他失信于诸侯,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国灭身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商鞅的“立木为信”,商鞅在百姓顺利将木头搬到北门后立即与之前许诺的那样奖赏他们,使他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因为他的诚信,使秦国的变法获得极大的成功,使之日益强盛直至统一中国。失信,国必灭;立信,国必盛。
 |
在柳江古镇曾家园门外,党员先锋服务队员王政等热情地解答游客的问询 |
纵观历史,“信”还是每一位名垂千史的人身上必有的特质。大将军韩信落魄时,有一个漂母曾给他饭吃,在他离开时,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但他不曾忘记自己的承诺,奉黄金千两以漂母,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而季布的“一诺千金”,使他因为他的诚信,得到众人无私的帮助,免于祸患。诚信者,必能成大业,必能得到世人的帮助。
诚信,这二字,不论是对江山社稷、个人命运,都有着重要意义。反观今日,社会上不诚信的例子比比皆是:地沟油、假奶粉、过期肉类……使得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归根结底,是一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舍弃了诚信,但最终,他们的行为必定会遭受众人的谴责与法律的制裁。也有不少所谓的“拾金不昧”的故事,但实际是,在捡到失主的物品后,竟然向失主索要一定奖金,才可归还。这样的“诚信”,并不能算真正的诚信。还有其他的各个方面,缺失诚信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诚信,是我们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美德,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一定要摒弃失信的陋习,继承并传扬诚信的美德,这样我们的洪雅,我们的国家必将会更加强大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