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市政府以电视直播方式召开全市“四支队伍”服务群众推进大会,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联系服务群众,促进绿色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洪雅县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会议精神,建设“四支队伍”真情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用“洪雅模式”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红旗 红帽 红背心
一抹红色身影
10月2日上午9点,家住成都的邓先生在七里坪度假区森林禅道散步时突感不适,恶心呕吐,七里坪度假区旅游志愿者马上赶到,在联系医院以后立即为邓先生送上止吐药和热水。“好多了,医生说是感冒引起的肠胃炎,问题不大。”邓先生一家感动道:“来了3、4个小伙子,扶着我下来,又是送药又是记录病情,谢谢,非常谢谢他们。”
一张服务桌、一把岗亭伞、一条标志横幅、一套旅游宣传资料、一个药箱、一套手机充电设备、一台饮水机、一本意见薄,这是洪雅县旅游志愿者服务点的“标配”,有什么需要都能获得及时满足。不仅是邓先生,来到瓦屋山、柳江古镇景区的不少游客都和洪雅县旅游志愿者服务打过交道,一提起这群穿着红背心、带着小红帽、扛着小红旗,向游客免费发放旅游地图,为游客提供景点路线、餐饮、住宿、游乐、购物等咨询服务的志愿者,纷纷竖起大拇指。
其实,洪雅县旅游志愿者仅仅是今年洪雅县“四支队伍”之一的“党员先锋服务队”真情为民的一个缩影。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3月,洪雅县响应市委号召,率先成立以“党员先锋服务队”、“社会志愿者服务队”、“基层便民专业化服务队”和“网格员服务队”为载体的四支队伍,按照党员先锋示范、社会志愿互助、专业特长闪光、网格服务常态的总要求,扎实开展活动。
全员参与全域覆盖
全力服务践行庄严承诺
6月15日8点39分,瓦屋山镇沙湾村村民魏才有一家不慎掉入雅女湖,下落不明。情况十万火急,村网格员冯燕琼第一时间拨打了110报警和120急救电话,并向村、镇报告求援,带上绳索等营救工具迅速乘车赶赴事故现场。8点46分,冯燕琼和村干部达到事发现场,此时岸边已聚集了不少村民。
“当时天下着大雨,河水一片浑浊,岸边的泥土陡坡路经大雨冲刷,变得十分松软,在上面行走随时有失足掉水的可能。”沙湾村村支书魏芝美介绍:“我们先提醒岸边村民注意自身安全,组织他们撤离危险区域,然后将河段划分为若干区域,分组进行搜索监控落实群众动向,以便及时进行施救。”时间一分一秒过去,9点02分,魏有才一家3口在湖中心被发现,脸色铁青,营救人员迅速将三人救扶上岸,为他们更换衣物,由120急救车紧急送往卫生院进行全面身体检查,检查无恙后将才三人送回家中。
冯燕琼所在的沙湾村网格员服务队是全县234个网格员服务队之一,也是洪雅县“四支队伍”铭记服务宗旨、高扬服务旗帜、践行服务承诺,下基层、到田间,走街道、入社区,进企业、到车间,开展便民、利民、惠民、富民活动的一个缩影。近3年来,这4支队伍用手上的老茧、脚下的厚土有力地证明了,他们正站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他们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6年以来,洪雅县159支村(社区)“党员先锋服务队”和3支特色功能型服务队的队员总数已逾1.42万名,开展各类活动近4200次,开展政策法制宣传431场次,化解矛盾纠纷178起,看望慰问困难群众2200余人,送去慰问金70余万元,送慰问物资折合现金76.8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近2000个。
“社会志愿者服务队”按照《社会志愿服务队直接服务群众行动方案》,累计开展扶贫济困、关爱帮扶、文明劝导、环境保护、文艺惠民、治安巡逻等利民惠民志愿服务活动3000多次,帮扶困难学生2000多人次,服务群众活动近万人次,累计捐款捐物255万元。同时,社会志愿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由成立联合会时的175支服务队发展到307支,队员人数从10000多人增至近20000人,注册志愿者2968名。
“基层便民专业化服务队”在全县15个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和142个村的便民服务站进行零距离便民服务。截至目前,服务队开展服务814次,服务9万余人次。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96708件,村级便民服务站共代办75403件。
“网格员服务队”已在全县15个乡镇、20个社区和139个村实现全县全域覆盖。目前,网格服务队员共计采集录入人口信息35.2万条,采集录入房屋信息86419条,办理网格事件70121件,回访满意率100%。其中,民生服务事项25618件,化解矛盾纠纷2174起,排查整治治安隐患6918处,收集情报信息509条。(徐欣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