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走进止戈镇莲花村,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组和农家,宽敞整洁的农家院落里瓜果飘香……“自从‘五改三建’(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和建园、建池、建家)项目在村里实施后,村容村貌越来越好了。”该村9组村民卢华荣说。
卢华荣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政府对他家的房子实施了“五改三建”项目。改建后的房子美观大方,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厨房里,贴着瓷砖的灶台干干净净,锅碗瓢盆摆放有序,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流到水缸里。“真没想到,我们也能用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灶台了。”卢华荣说,炒菜煮饭更方便了,卫生也干净了很多。

◆“五改三建”项目,旧房子换新颜,让卢华荣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70岁的卢华荣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相依为命。几十年来,他们一直住在老房子中。因为年久失修,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根据相关政策,政府通过“五改三建”项目来改善他家的居住环境。
通过政府补助和自己少许贴补,卢华荣的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臭气熏天的旱厕改成了干净卫生的抽水式厕所,黑黢黢的厨房改成了宽敞明亮的卫生厨房,坑洼不平的石头院坝改成了平整大气的水泥院坝。
“门口的道路也硬化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和城里一样干净清爽了。”卢华荣说,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下,自己不仅脱了贫,还改善了居住的环境,“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真心感谢党,感谢政府。”
卢华荣的感受道出了众多脱贫户的心声。据洪雅县扶贫移民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洪雅下大决心、下大力气,全力推进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的“五改三建”项目,确保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五改三建”项目在13个乡镇开展,目前共有376户贫困户实施了该项目,财政扶贫资金补助309.8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 “搬来” 好日子
“自筹了一万元钱,就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换了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6月5日,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前,中山乡西庙村村民蒋朝芝一脸笑容地说。
64岁的蒋朝芝曾是西庙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后,他们一家四口于2017年9月份搬迁到了位于中山乡场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的扶贫政策好,不然,我这辈子都没能力住上新房。”蒋朝芝满怀感激地说。

◆现在的新房宽敞明亮,干净卫生,蒋朝芝(中)正和邻居诉说党的扶贫政策好
以前,蒋朝芝和家人常年挤住在低矮破旧的老房子中。每遇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蒋朝芝家位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山高坡陡,且交通不便,多年来,一家人只能靠种茶叶、玉米和养点鸡鸭来维持生计,生产生活困难。早些年,蒋朝芝的儿子李国祥想外出打工多挣点钱,但蒋朝芝和老伴都有肢体残疾,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加上孩子还小,“上有老、下有小”的现状让他根本走不远,也走不了,只能尽力种庄稼、干农活。
正当蒋朝芝一家努力奋斗又苦苦煎熬的时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实施,点亮了他们的脱贫致富梦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他们实现了安居梦。“以前,住在半山上极不方便。现在搬迁到场镇,家门口就是宽阔的大路,到商店买东西也没几步路,儿子还能抽空在附近打工。”蒋朝芝说。在政府的帮扶下,一家人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还流转土地种植了二十多亩柑橘树。到2020年柑橘树进入盛产期后,一年收入最少有七八万元。“搬进新房后,住得舒心了。再看着橘子树慢慢长高,感觉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让像蒋朝芝一样的脱贫群众不仅住有所居,而且“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据眉山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十三五”期间,眉山计划易地扶贫搬迁32902人。目前,已有26541人搬迁入住。“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正成为越来越多搬迁群众的生活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