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县教育体育局坚持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教,大力实施五大教育精准扶贫工程,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全县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农村校改工程
让每个学校都有好教室
全县全年共计投入资金9816万元,完成农村灾后重建学校13所,农村初中改造2所,新建校舍18970平方米,改造校舍2000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3万平方米;新建数字教室417套,35所农村学校均配备数字教室设备,全县“班班通”优质资源比例达到95%,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贫困助学工程
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好学
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资助各类贫困学生9369人次,共计636.38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两免一补”;高中阶段免除学费5311人次;帮扶6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生源地助学贷款;资助大学新生23人;通过县育才教育基金会、瑞雪教育基金会等组织资助贫困学生500人次,共计25万元。
山村幼教工程
让每个幼儿都能入好园
先后投入资金1200万元,实施“山村幼儿园提升工程”,新建民办幼儿园4所,改扩建中心校幼儿园7所,帮助34所民办幼儿园完成改厨改厕、增添设施设备、软化活动场地,全县幼儿园办园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前三年毛入率达到92%,山村幼儿入园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全县15个乡镇实施营养干预计划,为广大山村幼儿提供营养包和点心进行营养补充,8000多名幼儿营养健康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成功探索出“政府主导+企业资助+社会参与”的洪雅学前教育模式,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示范,央视、新华社、中新网等中央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乡村教师工程
让每个教师都能教好书
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努力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全年新招农村教师36人,全部安排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投入资金150万元,新修教师周转房30套,不断改善农村教师住宿条件;大力提升农村教师素质能力,全年开展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638人次,共计22968学时,新聘教师培训91人次,共计1508学时,校本培训3215人次,共计25720学时;大力开展送教下乡、结对帮扶活动共计560人次。
创业培训工程
让每个群众都有好技能
以县职业中学为平台,大力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主动帮助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组织专业培训教师编印教材1984册,先后在高庙、余坪、三宝、汉王、柳江等8个乡镇开展“中式烹调师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乡村旅游培训”、“农技推广知识更新培训”、“饭店经理培训”和“柳江古镇讲解员培训”等共计16次,参培人数达1000余人,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白贵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