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洪川镇 >> 正文
渠成水到 服务乡村振兴惠民生
2024-12-17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1506129692/xhcz/2024-00077  发布机构  洪雅县洪川镇  公开日期  2024-12-17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失效日期 
 公开程序  经本单位审核后公开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近日,洪川镇阳光社区组织网格员深入辖区居民家中开展冬季居家安全宣传活动。

连片的柑橘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新修的渠道蜿蜒在田间地头,连通着全村6个村民小组,绿色掩映下的石庙村,分外祥和。这是近日记者在洪川镇石庙村所看到的景象。

石庙村位于洪川镇东北部,全村有耕地1938亩,林地7390亩,农户744户,以柑橘、茶叶、藤椒产业为主,辖区无江河过境,无水库,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业灌溉用水主要依靠汉王水库来水。

但曾经的汉王水库石庙支渠是一条“土沟”,因年久失修、淤塞渗漏、落差小等,水流不畅,早已适应不了当下农业生产的需要。“这种情况下,村内农业灌溉用水就靠村里的8口山坪塘。前两年高温干旱,农业用水更是困难,村民们也迫切希望把这条支渠修好。”石庙村党总支书记彭荣珍介绍。

为改变现状,石庙村围绕“乡村振兴、水利先行”发展思路,村“两委”积极对上争取,在多方努力和支持下,争取到了高标准农田沟渠整治项目。

“项目有了,但是渠道修建需要临时占用渠道两边六七十户村民的土地进行施工,腾地就会给村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加之无青苗补偿、土地补偿,协调工作困难重重。”彭荣珍感慨,“但是在村‘两委’和各村民小组长共同努力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这项事关村民利益的工程建设得到了村民们的理解与支持,历时4个月,3.9公里长、2.3米宽的渠道也顺利完工了,以后全村生产用水终于不再愁了。”

“任何农作物都离不开水,这下渠道修好后,用水畅通了,是惠及全村的大好事。明年我家的水稻、柑橘也不怕干了。”说起渠道修好带来的益处,村民帅少云一脸高兴。

石庙村是洪川镇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稳粮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洪川镇按照“统筹整体规划、集中连片打造”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组建专班、优化设计、挂图作战等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洪川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0650亩,新建提灌站7座。截至目前,完成高标准农田田型调整3024.03亩,其中修建沟渠26.4公里、山坪塘整治9座、修建生产道路22.12公里、新建提灌站7座。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还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基础,同时,全力推广‘稻药’‘稻蔬’轮作,‘稻麦’轮作,深挖农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粮食品质和种粮收益。”洪川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涂小雄表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