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熟悉“动、静”两种状态 | ||||||||||||||||||
2021-12-27 作者: 点击数: |
||||||||||||||||||
|
||||||||||||||||||
党员干部要熟悉“动、静”两种状态“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本来形容的是动、静两种相反的状态,未行动的时候像待出嫁的姑娘沉静、持重,行动的时候像飞跑的兔子敏捷、迅速,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却成了流传千古的佳句,我们党员干部何尝不需要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呢! 动,就是要落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的顾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否则再好的蓝图也是水中月、镜中花。的确,现在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僵化,还存在庸懒散浮拖的工作作风,消极的认为干与不干、干多干少都一样,殊不知这样态度浪费的不仅是时间,还有人民的信任。“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扑下身子,狠抓落实”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这样落实,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过程中刻在骨子的党性,只有这样才能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碰到问题披荆斩棘。 静,就是要思考,提炼量身打造、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也就是说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思考才能成功,太过随意必将失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在工作之余,利用有限时间对自己不断的进行反思和总结,不能只为完成工作数量而忽视工作质量。利用归纳思维,反思与预定目标存在哪些差距,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无用功,类似的问题是否可以用同一套解决方法,要在不断的工作中、思考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实现自我增值、自我超越。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牢记初心使命,熟练转化“动、静”两种状态,练就过硬功夫、练好看家本领,只有这样为民服务才能为民谋福。(彭正洲)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