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其它>>正文 |
瓦屋山报春花散记 | ||||||||||||||
2020-07-30 点击数: |
||||||||||||||
|
||||||||||||||
寒雪初融问芳菲,凌风绽放报春来。伴着料峭的山风,瓦屋山的春天姗姗而来,沉寂了整个冬天的山岭逐渐开始冰释雪融,焕发着复苏的生机。春回森林,报春花最早在岩边、林下、沟旁绽开了花蕾。报春花,系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基生、形成莲座状叶丛,花生于花莛顶端排列成伞形花序、总状花序、头状花序或单于叶丛。报春花的学名Primula, 拉丁文的意思就是“春天先开花的植物”,由于它是春天开花,花期较长,开花时间比迎春花更早,因而得名“报春”,被人们誉为“春天的信使”,与杜鹃花、龙胆花并称为三大“天然名花”。 据查证,全世界有500余种报春花,它们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高山地区,仅极少数分布于南半球。沿喜马拉雅山西侧至云南、四川西部是该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我国有300多种报春花,主要产于西南、西北诸省区,其中,约200多种为中国特有,可谓“世界首富”。单就四川西部的瓦屋山而言,其区域内就有川西遂瓣报春(P.veitchiana Petitm)、峨眉苣叶报春(P.sonchifolia Franch.subsp.emeiensis C.M.Hu)、城口报春(P.fagosa Balf.f.et Craib)、会理报春(P.pauliana W.W. Smith et Forr.var.huiliensis Chen et C.M.Hu)、宝兴报春(P. moupinensis Franch)、宝兴掌叶报春(P.heucherifoliaFranch)、鄂报春(P.obconica Hance)、大叶宝兴报春(P.davidiiFranch)、马尔康报春(P. moupinensis Franch.subsp.Barkamensis C.M.Hu)、卵叶报春(P. ovalifolia Franch)、粉被灯台报春(P.pulverulenta Duthie)、晚花卵叶报春(P. ovalifolia Franch.subsp.tardiflora C.M.Hu)、三齿卵叶报春(P.tridentifera Chen et C.M.Hu)、齿萼报春〔P.odontocalyx.(Franch.)Pax〕、迎阳报春(P.oreodoxa Franch)、短筒等梗报春(P.kialensis Franch.subsp. brevaluba C.M.Hu)、苣叶报春(P.sonchifolia Franch.)以及近年新发现、发表的青衣江报春(P.dejuniana G.Hao)、瓦屋山报春(P.wawushanica G.Hao,C.M.Hu,Y.Xu)等19种报春花。 “瓦屋寒堆春后雪”(宋·苏东坡《寄黎眉州》)。每年三、四月间,瓦屋山林中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瓦屋山的报春花就开始顽强地抗争着早春的风寒,纷纷在山坡旁、溪沟边、潮湿的岩石上,从攒簇的丛叶间抽出柔弱的花莛,倔挺出娇小的身躯。这些高山报春花除粉被灯台报春花株较高(花莛长25-100厘米)和短筒等梗报春花株较矮(花莛长1-4厘米)之外,其它种类的报春花株高多在30厘米左右,高不盈尺。它们花色纷呈,花冠5裂,开粉红、深红或淡紫色小花,每簇数朵;基生的叶有的羽状、有的匙状,有的近圆形、有的呈扁圆形、有的矩圆形、有的倒卵状披针形……苣叶报春,叶如莴苣;鄂报春,花莛纤弱,从春到秋陆续开放,亦名四季报春;还有的报春,花序伞形、分层成轮,呈高脚杯状,花开时自下而上逐层开放……轻风徐来,山岚起伏,报春花随之叶动花舞,恍若身着彩衣、脚蹬绿鞋的豆蔻少女,在山坡草地上、山谷森林边信步闲游,它们轻轻盈盈,婀娜多姿,娉娉婷婷,分外妖娆;时时展露出春天的讯息,处处洋溢着青春的风采。人们置身这烂漫多姿、铺地映天的报春花丛中,即使是吟诵“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之类的佳诗名句也已显得画蛇添足了。 瞑目长思,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美、英等国曾多次派人深入我国包括瓦屋山在内的广大地区搜寻报春花等园林植物,通过采集种子、移栽种苗的方式将我国的鄂报春、粉被灯台报春等110余种报春花引种到了欧美各国栽培,并通过杂交培育出了许多花色丰富、姿态优美的报春花园艺品种,如今这些栽培品种随着我国国门的开放,又回到了中国花卉市场、进入了千家万户。在很长一段时期,面对这些色香诱人、“中为洋用”的报春花,国人只能无可奈何地称之为“西洋樱草”。 莫到花谢再惜花,识香觅得满园春。对于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野生花卉资源,瓦屋山自1993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始终坚持与国内科研机构和大学院所合作,鼓励、吸引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瓦屋山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尤其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近30年的勤奋努力,在前人约10种以洪雅瓦屋山命名的动植物发现基础上,包括瓦屋山当地专业技术力量在内的中国优秀科研团队又新发现、新发表了模式标本源自瓦屋山区域的瓦屋角蟾(Megophrys wawuensis)、明全蛙(Rana zhengi)、瓦屋密蛛(Mysmena wawuensis)和瓦屋山异黄精(Heteropolygonatum xui W.K. Bao et M.N. Tamura)、白沙凤仙(Impatiens baishaensis B. Ding & H. P. Deng)、瓦屋山凤仙花(Impatiens wawuensis B. Ding & S. X. Yu)等多个动植物新种,极大地提升了瓦屋山的科技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其中他们对青衣江报春(P.dejuniana)和瓦屋山报春(P.wawushanica G.Hao,C.M.Hu,Y.Xu)的科学发现,又为我国报春花资源的保护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撰文:何勇13890395669配图:王家才13890386286 参考文献: 【1】西华师范大学,等.四川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2016年6月 【2】Ann.Bot.Fennici 51:372-374,ISSN0003-3847(print),Helsinki 22 September 2014 【3】Nordic Journal of Botany 34:156-158,2016 doi:10.1111/njb.00894,ISSN1756-1051 【4】何勇,王家才.以洪雅瓦屋山命名的动植物[J];生命世界,2016年第8期 作者: 何勇,洪雅县国有林场高级工程师,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瓦屋山生态文化发掘研究和旅游项目规划管理。 王家才,洪雅县国有林场高级工程师,森林资源保护科副科长,主要从事瓦屋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管理和保护研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