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洪雅县茶园提质增效试点工作方案》 | ||||||||||||||||||
2025-08-08 10:50
| ||||||||||||||||||
| ||||||||||||||||||
相关链接: | ||||||||||||||||||
一、起草背景 洪雅县茶叶在地面积30万亩,年产优质干茶3.85万吨,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全省第二大茶叶产区。为持续擦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字招牌,全面提高洪雅茶叶品质,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县茶产业中心牵头起草了《洪雅县茶园提质增效试点工作方案(送审稿)》。 二、起草过程 4月21日,县茶产业中心组织县级相关部门(单位)、村代表前往贵州学习茶叶农残管控先进经验。县茶产业链链长主持召开专题研讨会,在充分借鉴贵州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洪雅县实际提出了洪雅茶叶质量安全提升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县茶产业中心按照会议精神,牵头起草了《洪雅县茶园提质增效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县农业农村局等13个单位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洪雅县茶园提质增效试点工作方案(送审稿)》。8月3日经县政府同意后正式印发。 三、主要内容 《洪雅县茶园提质增效试点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加快建设“两山”转化示范县的工作要求,按照“先行先试、分类监管”的工作思路,全面推广应用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持续抓好茶叶质量安全源头管控,逐步实现全域茶园化学农药零使用,促进全县茶叶质量安全稳步提升。 第二部分:工作目标。到2026年,试点区域茶叶质量安全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到2028年,全县茶叶质量安全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茶园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茶园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茶叶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部分:试点区域。先行选择在将军镇保坪村,中山镇前锋村、谢岩村,东岳镇观音村、团结村,柳江镇两河村、赵河村,止戈镇青杠坪村,余坪镇桐梓村,瓦屋山镇复兴村建设5万亩提质增效试点茶园。 第四部分:重点任务。1.划定试点区域。明确试点区域红线边界和试点茶园地块信息。2.制定技术规范。制定《洪雅县提质增效试点茶园田间管理技术规范》《洪雅县茶园禁售农药名录》《洪雅县试点茶园禁用农药名录》《洪雅县提质增效试点茶园准入和退出管理办法》。3.做实统防统治。通过茶园代管服务、共建农资采购机制、建立县、镇、村三级技术指导机制、建立县级茶叶检测中心提升试点茶园茶叶质量安全。4.建立利益联结。鼓励企业与试点镇(村)合作共建生态茶叶原料供应基地,优先优价采购试点茶园鲜叶。5.构建监管体系。禁止农资店销售茶园禁售农药,禁止试点区域茶农使用禁用农药,建立生态茶园公益诉讼机制,探索茶叶农残管控村民自治模式,建立茶园溯源管理体系。6.实施靶向宣传。通过动员会、坝坝会、拍摄短视频、悬挂横幅标语、加强实时报道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主要从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能职责、强化宣传引导三个方面加强保障。 洪雅县茶叶产业服务中心 2025年8月8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