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教育信息>>正文 |
争做“一心三意”好老师 | ||||||||||||||
2024-05-29 点击数: |
||||||||||||||
|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应怀“仁者爱人,礼者敬人”之心、“尚师之德,塑师之魂”之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意、“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之意,争做“一心三意”好老师。 以一颗“仁者爱人,礼者敬人”之心待学生,乐教爱生,甘于奉献。要成人师,必为仁师。孔子曾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教师要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率先垂范、引导学生;要以心无旁骛的仁爱之心对待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心一意做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以志坚情满的仁爱之心对待学生,躬耕教坛、默默奉献,不断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以一份“尚师之德,塑师之魂”之意待自己,勤修自身,立德树人。“师者,德之传也。”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师风正,则学风正。想要引导培育好学生,教师必须首先规范好自身,以身作则,修师德、铸思魂。要学习张桂梅、黄大年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要学习“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以一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意待事业,涵养学识,躬耕教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的成功,离不开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师需要“言传身教”,更需要“好学不倦”,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从而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引导学生;教师需要“薪火相传”,更需要“吐故纳新”,参与数字化转型,从而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教育变革。 以一腔“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之意待祖国,信念坚定,不负时代。教师是时代的教师,是国家的教师,成长中需要树立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教师需要历经各类育人实践,深耕教坛,传道授业解惑,在一堂堂生动课程教学中精耕细作;支援西部,促进教育协同发展,在一张张学子笑脸中以文化人;关心社会,奉献光和热,在一次次为人民服务中践行家国情怀。将追求个人理想与建设教育强国结合起来,不负时代,不负未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