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乡村振兴>>正文 |
洪雅人社:“绣”出茨秋脱贫“致富花” | ||||||||||||||
2020-07-21 点击数: |
||||||||||||||
|
||||||||||||||
走进云雾弥漫中保镇茨秋村,茶园飘香、草药满山,平整洁净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预示丰收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如今的茨秋村,已荣获四川省“省级优美村庄、省级卫生村、省级四好村”荣誉称号。近年来,四川省洪雅县人社局对接茨秋村,结合自身职能职责,下足“绣花”功夫,做好脱贫攻坚“针线活”,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63人已实现全员脱贫。 在“协调+部门”上穿“针”引“线”,破解安全饮水难题 茨秋村地处总岗山脉带,全村主要饮用水源为浅表地下水、山泉水,由于地表水量不足和取水不便,村民枯水季节安全饮水得不到长期保障,为破解安全饮水难题,县人社局找准“放线点”主动对接、多方协调,在县扶贫局、县水务局、县财政局、县国网洪雅分公司等各部门大力帮助下,茨秋村启动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共投资80余万元,完成堤坝防渗加固、安装一体化净水机电和消毒、变压器等设施,修建蓄水池一个、铺设管道15000余米等项目建设。安全饮水项目于2018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覆盖茨秋村4个村民小组(占全村80%)、平乐村和义公村各1个村民小组,为140户村民520余人提供了安全饮水。为巩固成效,2019年协调政府投资2万余元,安装监控设备,确保用水更加安全,2020年4月落实公益岗位1人,为安全饮水工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在“整合+品牌”上描“图”布“点”,壮大脱贫产业规模 茨秋村位于洪雅瓦屋山、雅安碧峰峡、乐山峨眉山三山中心地带,村内最高海拔800多米,一年四季雨量充沛、土壤肥厚,适合于四川原生茶树(俗称老川茶)的种植生长。碍于交通不畅、品牌不响、市场渠道较少,且村民种植、制作的技术传统单一,限制了地域特色产品产业的发展。为打通茨秋茶产业发展“堵点”,县人社局将“落线点”放在做优资源整合、强化品牌建设、延伸产业链条上,精心描“图”、精准“布”点。整合资源,联系县卫生局、农业农村局和瓦屋山药业等对口部门和企业为茨秋村中药材种植“把脉问诊”解决困难;每年邀请具有高级职称茶叶专家到村指导2次以上。强化品牌,将茨秋村纳入“一杯茶”项目,组织茨秋高山老川茶专业合作社参加省农博会、县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提升茨秋茶产业品牌。延伸产业链条,邀请洪雅雅雨露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到村考察,按照中山乡前锋村有机茶的标准打造茨秋村有机茶基地,全面推动茨秋茶产业上档升级。目前茨秋村中药材种植近500亩,并争取资金251800元,将23户贫困户全部纳入中药材抱团发展分红,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为每户贫困户增加700元/年;累计改良、新发展优质茶园1000余亩,有效采摘面积4500余亩,产值600余万元,带动全村15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占全村贫困户65%)。 在“治理+活动”上缝“针”走“线”,筑牢茨秋文明乡风 为巩固脱贫成效,实现茨秋全面发展,县人社局把“走线点”放在文明乡风治理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镇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和孝儿孝媳评选工作,评选出星级文明户5户和孝儿孝媳5户,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爱党爱国、勤俭持家、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演出,以歌颂祖国歌颂党以及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全村爱党、爱国热情。成立茨秋村养老服务队,深入贫困户、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清洁庭院、洗衣理发、谈心聊天、调解纠纷等志愿服务,传递爱心,共建乡风文明。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