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乡村振兴>>正文 |
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 | ||||||||||||||
2022-04-28 点击数: |
||||||||||||||
|
||||||||||||||
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发挥职能优势,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帮扶力度,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在推动就业上持续发力 要加强对未农村未就业人员重点关注、重点扶持,引导他们参与到社会化分工中去,增强全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一要建立就业信息库。建设就业信息库的目的是对未就业人员和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动态掌握,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对群众的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培训愿望等信息进行采集的基础上,还要对辖区内企业单位及东西部协作帮扶单位用工情况、用工需求、岗位要求等信息进行统计梳理。通过举办招聘会的方式,定期将未就业群众与有用工需求的企业组织起来,帮助他们精准对接,寻求就业机会。 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在打造美丽乡村上持续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全国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基本解决农村的垃圾、污水、厕所问题,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打造示范点。村有千百种,特色、风情各不同。建设美丽乡村,不是千篇一律、千村一样。例如,三都县中和镇开展的“新市民追梦桥”活动,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村庄基础设施、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形成了差异化的村庄景致和乡村产业,走在了全县前列。中和镇是水族人民的聚居地,总人口为81083人,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享有“中国赛马之乡”“水族马尾绣艺术品之乡”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中和镇依托民族文化资源,重塑民族文化核心带动功能,将移民与旅游资源、扶贫产业相融合,以移民安置点为中心,集中打造“产、展、销、体、游”为一体的金凤凰马尾绣非物质文化园,将移民安置点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景区,预计可吸纳就业1500人,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自主“造血”能力,进一步带动农商旅一体化融合发展,为旅游扶贫创造“新机遇”。 加大乡村公路建设投入,补齐农村道路发展短板。 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基础性、公益性的设施,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根据《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应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一方面要加大财政配套资金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一是向上争。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争取更多的窄路加宽、危桥改造、安保工程、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等项目计划,争取更多的里程进入管养笼子。二是镇村筹。镇村两级作为农村公路建、管、养的主力军,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通过项目整合、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加大对镇村组道路建设、管理和养护的投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