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乡村振兴>>正文 |
网格员化身“三员” 助力洪雅乡村振兴 | ||||||||||||||
2023-09-12 点击数: |
||||||||||||||
|
||||||||||||||
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排查安全隐患、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调解邻里纠纷……这些被认为琐碎的小事,在洪雅县各村(社区)小网格员的眼里都是“大事”。他们每天都穿梭于村庄地头,奔波在这些琐碎小事中,在自己的小网格里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将每一个具体问题解决在“最后一米”。 乡村要振兴,社会治理必先行。近年来,洪雅县以30户示范户为参考,结合当地地缘地貌划分了治理“小网格”2184个,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选、干部下派等方式选举产生“小网格员”,用“网格员网内选,网格事网内办”,切实将群众组织起来、将资源统筹起来,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熟悉情况,当好群众的“信息员” 要想当好一名合格的小网格员,服务好网格内居民,首先要详细了解网格内居民的基本信息,做到提人知户,提户知事,提事知情。中保镇联合村第五组小网格李俊所负责的网格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还有一些独居老人、残疾人。刚成为小网格员的时候,她为了摸清每户居民的家庭情况,经常利用“错时工作法”进行走访入户,避开居民不在家的时间,对于外出务工的村民,她也会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了解其家庭情况。 “黄大爷的头发长了,可以安排时间去理发了。”“李大娘家的水稻可以收割了,缺少劳动力,需要帮忙。”“文大爷体检时间已到,本周内要上门测量血压。”……李俊一边统计村里困难群众的各类需求,一边根据小网格员特长和能力,精准选派人员去进行服务。 小网格员的工作琐碎而又平凡,在前期信息收集中及时发现各类问题,才能为后续的工作打好基础。为有力拓宽网格事件信息的收集上报渠道,提高网格事件信息的流转处置效率,洪雅县优化网格布局,全面推广小网格“微联心”平台,由小网格员实时收集上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村(社区)、镇党委、综合执法分局、县网格化服务中心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权限限时办理,实现网格内事件上报、受理、督办、考核全程网上流转、办理,提高网格事件信息的流转处置效率,及时处理群众诉求。 用心用情,做好群众的“宣传员” “周大爷,这些零散秸秆要抓紧清运回去,放在田里不仅有着火隐患,而且也会污染环境。如果需要我帮忙,就请说一声。”眼下,正值水稻收割季节,秸秆禁烧工作也尤为关键。洪川镇石庙村网格员卢燕正穿梭于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地开展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相关禁烧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户对秸秆禁烧政策的知晓率,同时,对散落在田间地头的秸秆、堆积杂草,卢燕也会跟村委及时反馈,对其进行集中清理,消除火情隐患,防火于未“燃”。 村民刘奶奶说:“一到打菜籽、收水稻的季节,村上就会挂横幅、汽车喇叭宣传,网格员也会来村里一一告知,现在宣传多了,大家其实也都形成了意识,自觉的不乱抛乱烧了。” 在日常生活中,小网格化身“宣传员”,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线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持续推送转发惠民政策、天气预报、扫黑除恶、反电信诈骗、移风易俗、燃气安全、防洪防汛等方面内容;线下通过走街串巷、进村入户,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同讲一席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述网格故事,加强警示教育,护好百姓的“钱袋子”“菜篮子”,拉近彼此距离,真正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腿勤手勤,干好群众的“服务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时下正是水稻收获黄金季节,在东岳镇骑龙村二组村民梁开华家农田上,网格员和志愿者们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勾勒出一幅秋收“暖”景。据了解,该村村民梁开华患有心脏疾病,无法做重活,眼看秋收时节到了,他焦急万分。骑龙村村委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及时安排数名网格员和志愿者为他以及其他几户需要帮助的村民抢收稻谷。 金色稻浪间,网格员和志愿者们割稻、打谷、装包、扛袋、晾晒,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帮助几户村民完成了十几亩的稻谷秋收工作。小小网格员们用忙碌的身影、辛勤的汗水在田间地头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和群众说着交心话,与农民群众共同感受着秋收的喜悦。 “真是太感谢大家了!没有网格员和志愿者们的帮忙,今年稻谷可能都要烂在地里了。”看着金灿灿的稻谷颗粒归仓,村民梁开华对网格员们竖起了大拇指说道,“除了农忙时节他们会积极主动来帮忙,平日里,也对我们这种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家庭很照顾,家里有个大小事,网格员都能来帮着解决,真的太好了。” 小网格,大担当。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工作中,网格员以兢兢业业的服务态度、踏踏实实的服务作风、将心比心的服务精神,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他们立足小网格,服务大民生,不断为乡村振兴工作添砖加瓦。 编辑 : 周宇琴 审核 : 王敏子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