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工作动态>>正文
洪雅县财政局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
2024-01-08   点击数:  
 索 引 号  1506129692/xczj/2024-000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24-01-08
 发布机构  洪雅县财政局  有效性  有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也是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背景下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一年。洪雅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八五”普法工作精神,牢牢把握法治政府建设总目标,将依法行政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努力提升财政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有效形成依法行政的良好局面,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我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八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抓好财政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股室、中心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坚持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会前学法、领导干部日常学法,全局干部职工集体学法,有效部署落实各项工作。

(二)统筹部署落实

1.制定学习方案。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谁执法谁普法”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要求、主要对象内容及措施。制定《洪雅县财政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情况安排表》,涵盖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八期学习内容。制定《洪雅县财政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全县财政系统普法责任清单》,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推动全县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2023年2月1日,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纳入《洪雅县财政局2023年度党组工作要点》。

2.加强学法用法。始终把领导干部学法作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中心组学法制度、法治讲座制度,实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从局领导到各股室负责人,自觉将普法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通过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党支部大会以及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等形式加以落实。重点围绕《预算法实施条例》《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开展专题学习,对一些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及时跟进组织研讨学习,通过自学、考试、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专题学习。今年以来,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1次,党组会、局长办公会会前学法15次。有效提升了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

3.坚持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学习实效,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财政领域改革,推动工作基础持续巩固,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4.强化警示教育。由驻局纪检组组长为全局干部职工、乡镇财务人员等进行授课,通过观看《董事长的两面人生》《砂蚀人生》警示教育片等形式,进行正反面双向教育,做到警钟长鸣,绷紧干部头脑中依法行政、勤政、廉政之弦,努力打造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财政法制工作队伍。邀请老党员、离休干部杨廷楷同志给大家讲党史、上党课,分享革命经历。发挥老一辈革命家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做爱国者、奋进者,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

5.履行主体责任。党组书记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干部的个人年度考核内容,督促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督促相关股室、中心制定任务清单,细化工作举措,及时汇报情况,狠抓工作落实。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交由党组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一言堂”。严格按照《洪雅县财政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党组班子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制度,每季度听取局领导班子成员关于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履行情况的汇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将普法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6.提升队伍素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和旅游志愿服务及小区双报到,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等党建工作常态化开展,不定期与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和干部职工开展交流讨论、谈心谈话,不断加强干部党性修养。落实“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求,着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实战能力,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为重点,深入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参训率达100%。

7.深入实践调研。由各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分管股室、中心深入乡镇、园区、项目现场等基层一线,了解对口部门项目实际开展情况,倾听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及时收集总结活动经验和开展成效,积极借助各级媒体平台,宣传推广财政亮点成效工作,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和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8.聘请法律顾问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护航法治单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我局与四川上凯律师事务所签订《2023年聘请法律顾问合同书》,与四川炜烨律师事务所签订《专项法律顾问合同》。把法律顾问咨询服务作为单位重大决策的前置条件,对单位起草的招标方案、拟定的采购合同和施工合同、出台的内部管理制度办法、历史遗留问题涉诉涉访案件处理等相关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同时建立台账,今年以来咨询法律问题10余次。

9.强化监督问责。一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学用结合、普法并举,不断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二是开展领导岗位责任制、股室岗位工作职责、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规定修订完善工作,强调制度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积极落实依法行政的各项制度,有效规范行政能力。

(三)规范依法行政

1.积极发挥财会监督作用,深入履行财政监督管理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选取1家企业、3个单位,于2023年4月全面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围绕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基层“三保”、地方政府债务等九个方面进行督查,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法规行为,对查处的17个问题,立查立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源头管控,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确保财政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2.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法治账图”,结合职能职责和单位实际,确定岗位72个;建立单位、部门和岗位三级法治台账18册;绘制岗位法治导图90张,把关键内容、操作要求和主要风险点都点明点实。

3.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能力。我局严格按照“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要求,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把财政运行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原则,完善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程序 ,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重大行政决策经局党组会议或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坚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按规定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报告。

4.积极落实政务信息公开要求,抓好政务公开制度建设,加大财政领域主动公开力度,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2023年,我局预算编制情况、决算报表、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目标,政府采购项目信息,行政处理处罚决定等信息均按流程依法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5.2023年我局认真梳理本部门权责清单60项,实现同一事项的规范统一,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明确职责边界、促进分工合理、权责一致,强化组织机构的系统性。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对涉及政府采购领域的权利事项、清单进行梳理、调整,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县财政局、县发改局联合相关部门每月对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项目进行抽查,不断深挖政府采购各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严控政策关口。

6.切实履行财政部门职责,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做好资金保障工作,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继续为全县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法治机构和基层司法所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今年共预算县司法局人员类经费、公用类经费、项目经费共计986.18万元。

二、存在问题

虽然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普法宣传教育上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法治建设专业力量与繁重的工作任务相比仍显薄弱,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目前,局机关财政法治相关工作人员缺乏法律专业背景,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较弱,缺乏一批既懂财政业务又懂财政法治的高素质人才。

(二)思想认识还有差距。部分干部把法治建设工作看成是软任务,认为其他工作抓好了,看得见,摸得着。普法宣传工作没有硬指标,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序上难以衡量,不用着急。因而把普法工作当作可抓可不抓,可多抓也可少抓的事情看待。

(三)法治宣传亟需创新。普法教育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宣传形式比较单一,宣传措施、方法变化不大,普法教育往往追求法制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考试、发放宣传资料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认为普法就是对法律条文的传授,而忽视了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法律理念难以真正植入普法对象心中,干部的法律意识的树立和法律素质不能随之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对标对表全面推进。认真对照省、市、县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各项要求,制定措施,推动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向前迈进。

(二)提能提质改良作风。加快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持续开展干部职工普法教育学习,树立干部职工法治理念,改进执法队伍纪律作风,提升执法队伍能力和素质。

(三)公开公正接受监督。积极稳妥推进财政政务信息公开,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