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工作动态>>正文 | 
| 中山镇文化站2023年工作总结 | ||||||||||||||
| 2024-01-25   点击数:      | 
      ||||||||||||||
          
  | 
    ||||||||||||||
|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中山镇紧紧围绕挖掘本土文化,建设最美茶乡”和“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文化经济”的工作中心,通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农村文化活动常年开展 1、组织各村开展迎春文艺节目表演共6次,观众达4500人次。 2、举办了曹山香会,文艺汇演节目有狮子灯、龙灯、“师道戏”表演,观众达1800人。 3、组织23人的民俗舞蹈在乡村大舞台村晚表演。 4、组织参加了端午节表演。 5、组织了庆“六一”文艺表演,观众达1200余人。 6、开展了手机摄影新辅导站九周年庆祝活动,省、市、县摄协领导到场祝贺,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3次,免费为留守老人、儿童、妇女拍照200张。 7、组织7个村开展重阳文艺表演观众达1100人次。 8、组织排练3个节目配合县委老干部局,市县送文化下乡进行表演4场,结合法治宣传开展文艺演出2场。 9、乡文化站组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3场,村级开展活动56场。 (二)狠抓广场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文化站的设备,坚持每晚7点—9点开展广场健身舞活动,组建了腰鼓队、军鼓队、广场舞健身队,坚持每晚开展活动。全镇7个村都开展了广场文化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了山区农村文化工作,使山区群众享受了城市人的文化生活。 (三)创建县级文化站 今年我镇共创建县级文化站3个,包括(万沟村、李山村、谢岩村);市级文化站1个(桂花社区),通过文化站的创建工作,让大家充分的感受到了文化给我们带来的魅力,疫情过后群众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了,大家闲暇的时间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有力的保障了民生,让群众活动满意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取得的主要效益 (一)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1、落实村级文化活动室管理人员7人,招募了文化志愿者7人,确保活动正常开展、配备的设备有人管理。 2、组建了乡村文艺表演队伍3支20人,业余文艺骨干20人。 (二)加强农家书屋、共享工程管理 组织舞蹈、摄影、中药材种植、茶叶管理加工等培训3次,参训人员120人次。组织开展读书活动7次,完成“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3篇。利用远程教育放科教片20场次,全乡农家书屋做到规范整齐,定时为群众免费开放,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三)文化站坚持定时免费开放 规范了文化站管理,制度档案健全并上墙。文化站坚持每周免费开放5天,接待群众进站借阅图书、上网查询、舞蹈排练、健身等活动900多人次。 (四)加强文物和非遗保护 1、全年召开文物保护员会议3次,与文物保护点签订了文物安全保护责任书,落实了文物义务保护人员12人,谢岩村“三峨山”落实专人常年看守文物,每月补助看守人300元,安装文物保护点监控探头3个,汉王寺、杜家大院古建筑配齐了消防器材。6个文物点做到了有房子、有牌子、常年有人看管。确保全乡文物安全无事故发生。 (五)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重点排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了非法出版物的查处,中山镇文化工作多次被市县级媒体宣传报道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安全稳定,全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无群体性事件发生,农村矛盾纠纷明显减少,广大群众文明素质有效提高,形成了“安全、健康、和谐、文明”的新局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宣传还不是很到位,活动开展得不是很经常,对人民群众了解不深入; (二)学习贯彻上级指示精神不够全面,理解文化内涵观念不足; (三)各项经费保障不及时,不能第一时间拿出足够的经费组织开展活动。 四、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教育引导,广泛吸纳有文化底蕴的人才参与各项活动; (二)加强文化站的建设,把中山镇文化站打造成为全市的标杆文化站; (三)多多开展活动,让我镇文化氛围得到智越提升,让文化渲染到每一位人民群众心里。  |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