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计法律法规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县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3年度洪雅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县财政及相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突出“融成入圈、一县一区”战略引领,拼经济搞建设、守底线防风险、暖民心惠民生,统筹财政资源,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奋力推进全县交通、城市、环保、农业建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一、财政管理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县本级财政管理、预算执行和县级决算草案、财政资源统筹及分配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未按规定缴纳非税收入。部分非税收入在财政非税收入账户,未缴入国库。
(二)超进度支付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一个项目超进度支付工程款。
(三)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部分项目未达预期效益。4个项目新增销售收入、新增税收和新增就业等未达到申报预期目标。
(四)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不高。7个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未进行绩效评价。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在2023年度审计中,发现预算管理执行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预算执行方面存在问题。个别单位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财政资金。
(二)预算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个别单位大额资金支出未经集体决策。个别单位预付款长期挂账。个别单位未按规定发放事业人员奖励性绩效。
三、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审计情况
2023年,完成竣工决(结)算审计计划项目7个,专项审计调查项目4个,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建设程序不规范。个别项目违规向无资质单位或个人发包。个别项目无施工许可证自行开工建设。
(二)施工过程监管不严格。个别项目未按合同工期施工。个别项目设计变更程序不完善。个别项目现场管理不规范。
(三)工程竣工结算不实。个别项目多计建安工程款。
(四)建后管理责任不落实。个别项目完工后长期不办理竣工决算,项目资料档案不完整。
四、民生资金项目审计情况
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项目中,开展“校园餐”、殡葬行业管理、乡村振兴、“快乐家”困境儿童宜居改造等项目专项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校园餐”审计情况。个别学校财务收支不规范。个别学校物资采购不规范。
(二)殡葬行业审计情况。个别镇惠民殡葬补助资金重复发放。个别村级公墓管理不规范,基本情况资料不完善。
(三)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审计情况。个别项目资产量化不规范。个别镇资产收益使用不规范。
(四)“快乐家”困境儿童宜居改造项目审计情况。项目采购程序不规范。
五、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审计情况
在国有企业、自然资源资产等审计项目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个别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未明确“大额资金使用”具体金额。个别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不到位,存在资产闲置情况和工程建设项目完工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管理。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个别单位固定资产未入账。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个别镇未按要求巡田,自然资源资产家底不清、林地无资产台账。
六、审计建议
(一)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一是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预算、下达、拨付、使用的全过程监管。二是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确保专款专用,切实发挥专项资金效益。
(二)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夯实各方主体责任。一是参建单位要各司其职,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二是强化现场管理,加强隐蔽工程验收管理,严把质量关。三是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做好项目资料归档、固定资产入账和移交管护等工作。
(三)盘活闲置资产,推动提质增效。一是国资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二是各镇政府因地制宜,分村施策,结合财政补助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组织经济。
(四)突出民本理念,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强化殡葬行业管理,各公益性公墓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公墓管理机制,完善资产管理台账。二是强化“校园餐”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采购制度。三是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按照建设内容和标准组织实施项目,抓好建后管理。
(五)扎实推进整改,着力解决整改“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审计部门要及时反馈整改不力的问题。二是追责问责倒逼整改,对虚假整改、久拖不改的追责问责。三是加强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推进审计整改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