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法治政府建设报告>>正文 |
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
2025-02-08 点击数: |
||||||||||||||
|
||||||||||||||
县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 按照县法治政府建设年初工作安排,分局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和《洪雅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依法行政理念 分局党组书记、局长“一把手”主动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不定期组织党组班子成员认真研究落实《洪雅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集中学法8次,涉及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林草工作等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等内容;新增修订《局党组会议制度》《“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等内控制度12个;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按区域分解到分管领导,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二、具体开展工作情况 (一)完善局务公开。坚持更新局务公开栏,对干部信息、工作分工,服务行业范围,如野生动物肇事致害补偿政策、项目实施整体情况、公园内各种涉林农政策等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多渠道深化学法。一是每周例会组织干部前进行线上和线下学法,邀请川大、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领导、教授、专家进行线上授课14期;制定的《干部应知应会国家法律学习计划》,干部轮流领学学法42期,全年共计学习56期;二是利用“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四川省法治教育网”“四川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平台”等平台在线轮训;三是深入基层管护站开展《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辅导2场次135 人次。 (三)加大法律宣传。一是深化“源头治理+”机制,联合成铁二院等四单位深入瓦屋山镇金花桥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宣传物品(围裙、提袋等)500余份,参与活动访客2000余人。二是扎实开展“法律五进”宣传活动,以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三周年为契机,由分管领导牵头,联合大熊猫小种群保护联盟、洪雅县公检法系统、高庙镇政府,深入该镇黑山村开展“法律进乡村”法治宣传活动,直接和间接参与群众150余人;对接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先后在瓦屋山镇的中小学校开展了“法律进校园”宣传活动及“法律进机关”的法治宣传座谈会,受教育干部、群众和学生达350余人;采取微信、会议等形式对公园辖区村(社区)、企业开展了“法律进社区、进企业”宣传活动,受益群众达3500余人,共计发放宣传资料7500余份;加强信息报送,4篇信息被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微信公众号采用,1篇被国家林草局官网刊发。 (四)强化综合执法。一是分局主动履行执法主体职责。全年出动联合巡查、普法宣教340余人次,查处行政案件2起,协助刑事案件1起(分别是肖研锋和燕远村村民委员会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案,涉案面积257.28平方米和143.8平方米,均依法责令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并处罚金15436.8元和4314元;协助公安破获刘明祥涉嫌毁坏珍贵林木案,目前已进入公诉程序)。二是深化“源头治理+”工作机制。成铁二院、县人民法院、大熊猫国家公园洪雅县管理站、县林长制办公室四单位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建立跨区域环境资源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司法协作”等四大工作机制,有效整合法律、环保、生态修复和纠纷预警等多方面的资源,形成多元解纷合力;在关键地点设立“森林法官工作站”“共享法庭”实现法官靠前执法和便民调解,构建了一体化的法律服务网络。三是开展跨区域跨民族共同治理。联合成铁二院、洪雅县公检法三部门、洪雅县林业局等六部门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毗邻的汉源县永利彝族自治乡竹坪、金口河区永胜乡瓦山、顺河、民主等4村交界区域开展全面禁止非法采挖野生植物、散养牲畜专项整治行动,并与该4村村委会签订《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毗邻“雅眉乐”三地交界区域园地共管协议》,深入该村农户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出动宣传车50车次,劝离入园人员320人次,驱离散养牲畜520头次,有效制止林沿村社群众擅自进入公园实施违法的行为;四是开展“保护生态2024”专项行动,制定《专项行动方案》,联合公安、农业农村、林业、洪雅县国有林场、公园辖区三镇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劝导拟进入核心区人员80余人,制止违规打笋人员120余人。 (五)加强内部审计。半年来开展项目合法性审查150个(次),参与项目监督68个(次),项目验收9个(次);进一步加强合法性审查,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提升法治审查水平。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组建执法队伍夯实基础。严格依据中央编办批复精神及省局指导意见,迅速组建分局执法队伍,厘清机关与基层职能职责,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全方位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从装备配置标准化、执法流程精细化、执法文书规范化到档案管理科学化,全面筑牢执法根基,确保执法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提升干部法治治理能力。持续学习应知应会党纪国法,聚焦资源环境综合执法业务,深入学习国家公园法、国家公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度解读法律条文;聘请资深法治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加强行政处罚业务流程、文书撰写等业务培训,掌握执法要点,规范执法行为;引入模拟执法、案例复盘等模式,让执法人员迅速进入角色,精通业务,提升执法能力与水平。 (三)强化群众自觉守法意识。在黑山、复兴和燕远村村民聚居区设置户外广告机,循环播放涉国家公园相关政策和破坏自然保护地典型案例,以案促教;在自然教育解说径沿线融入法治元素,打造法治长廊,渗透法治教育;联合成铁二院每月开展一次送法下乡村、社区、企业、校园活动,多形式进行法治宣传,赠送纸巾、年历等简单实用的宣传小物品,深入各村微信群,发送涉法小贴士和法治短视频,实现法治宣传全覆盖。 (四)深化“源头治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成铁二院在瓦屋山设置的“森林法官工作站”“共享法庭”职能,实现森林法官靠前执法,线上线下便民调解,生态法庭巡回审理,全面构建一体化法律服务网络,及时将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跨区域环境资源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加强依法管控举措。加大大熊猫国家公园巡查力度,建立常态化、全方位的巡查机制,不留死角;针对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捕滥猎、乱建滥占等破坏公园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突出重大典型案例,对内剖析通报,总结教训,对外媒体曝光,震慑周边,全力守护国家公园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 2025年2月8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