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人民政府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
2022年01月24日 (点击: ) | ||||||||||||||||||||||||||||||||||||||||||||||||||||||||||||||||||||||||||||||||||||||||||||||||||||||||||||||||||||||||||||||||||||||||||||||||||||||||||||||||||||||||||||||||||||||||||||||||||||||||||||||||||||||||||||||||||||||||||||||||||||||||||||||||||||||||||||||||||||||||||||||||||||||||||||||||||||||||||||||||||||||||||||||||||||||||||||
本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19﹞60号)相关规定,综合2021年度洪雅县各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六个部分。年报电子版通过洪雅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schy.gov.cn)全文公开,欢迎查阅。 一、总体情况 2021年,洪雅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系列部署,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依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认真地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 (一)主动公开方面。2021年,洪雅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9768条,全县8个政务新媒体公开政府信息12790条,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4087条。通过政务服务中心、档案馆、图书馆接待公众查询信息4万余人次。 (二)依申请公开方面。依托县政府门户网站对外公开《洪雅县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受理申请人的当面、信函、传真等方式申请,暂不受理通过电报、电话、短消息等方式提出的申请。2021年收到依申请公开74件,全部依法办理完毕。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一是规范政府信息发布,严格按照“谁提供、谁审核、谁负责”“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发布,并做好政府信息的归集和管理。二是加强政府信息核查,通过软件扫描和人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固定表述、错别字等检查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错漏信息。 (四)平台建设方面。一是依托县政府门户网站统一规范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并命名为“政府信息公开”,同时按照2021年政务公开指标,新增稳岗就业、义务教育、涉农补贴、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救助五个栏目。二是开展政务新媒体排查整治工作,关停无力维护的政务新媒体7个。 (五)监督保障方面。一是按照国家、省、市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部署,围绕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政策解读等方面,建立政务公开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严格按照考核结果扣减目标考核得分。二是实行“日巡查、月统计、季通报”制度,采取“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方法,安排专人每天对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进行巡查,每季度通报工作情况,推进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常态化。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1年,洪雅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情况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流动频繁,新的工作人员业务不精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信息公开大部分是工作动态,涉及重点领域、政策解读等信息较少。 下一步,我县将按照《条例》规定,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深化政务公开,推动全县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针对政务公开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强化《条例》学习,通过集中学习和邀请专家培训等方式,深入学习政务公开有关政策文件,吃透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推进到位、落实到位。二是进一步深化解读回应。聚焦经济和民生热点、痛点、堵点问题,着力提高政策解读的质量,同时做到解读材料与政策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提高图文、图表、视频等形式解读材料的比例,提升可读性。三是进一步梳理目录清单。重新梳理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和单位信息主动公开目录清单,集中公开展示,按照目录清单对已公开信息进行“回头看”,督促全县各镇、各部门政府扩大公开范围。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年度未收取信息公开处理费,无其他需要报告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