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小学四二班 刘文佳
今天早上,我起床的时候看见家里没人,决定自己做早饭。做什么好呢?做汤圆。
来到厨房,我把汤圆粉倒进盆子里,加入适量的水,将汤圆粉揉成面团,再搓成长条,用刀切成小段,然后把小段面团搓成球体,压平,最后挖一点芝麻馅,放在压平的皮上,一点一点地包好。我包的汤圆奇形怪状,有球体的、有陀螺形状的、有夹心、有长方体、正方体……
水开了,我把包好的汤圆轻轻放进锅里,大约过了3分钟,揭开锅盖,看见汤圆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突然,我想上厕所,因为怕汤圆煮烂,所以关掉了天然气。等我上完厕所洗完手回到厨房,一看锅里,大吃一惊:呀!汤圆为什么全部沉到了水底?我赶紧把汤圆捞起来。
为什么汤圆热的时候会浮到水面上,冷的时候会沉到水底?为了揭开这个谜团,我上网查找了资料。原来,汤圆在下锅前基本是实心的,相对密度比汤水大,放入水中时它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就沉入水底。当水加热后,汤圆的皮和馅吸水膨胀,同时由于汤圆粉是疏松多孔的,有一部分水会进入汤圆内部,当水达到100摄氏度,内部的水就形成水蒸气,使得汤圆的体积变得更大。另外,在滚开的热水里,包在汤圆里的空气也受热膨胀,把汤圆的肚子给撑鼓了,当其达到一定的体积,其浮力便会等于重力,此时汤圆处在悬浮状态。接下来,汤圆的体积继续变大,浮力就会大于重力,汤圆就会上浮。到了液面后,汤圆又因为一部分露在空气中,使得内部气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排出一些,达到平衡点,此时汤圆不会再变大,所以就浮在水面上。反之,当水温下降时,包在汤圆里的空气变冷收缩,汤圆的肚子变扁,体积变小,浮力小于了重力,就又沉到锅底了。煮饺子、馄饨,也是这个道理。
呵呵,就在汤圆沉浮这个小事情上也有这么多科学道理。看来,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用心,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指导老师 张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