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岳镇千秋村 余怀平
年轻的时候,老熊因缺少文化,一直在工厂干着体力活,还付出一指成了残疾人。这些年眼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都富裕了起来,他的梦想就愈发强烈:我这个没文化的庄稼人何时才能富起来?
为了实现心中梦想,老熊回到老家想创业致富,可由于没有技术,梦想就一直搁置起来。无聊之余,他做起了小生意,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到城里、乡里挨门串户收废品旧书,然后把这些东西贩卖到废旧品收购站赚取差价,挣一点小钱生活着。
谁也没想到,老熊这种不愠不火的生活方式竟也迎来了他人生的一次转折性机遇。村领导宣传说村里办起了“农家书屋”,在一次路过书屋时他抱着参观看看的想法走了进去,意外地发现那里的书籍多得“吓人”——他生平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的书!而且,都是些很实用的书,有农业种植、养猪、法律等专业书籍。随便翻了几页,就再也放不下手了——这些书对他来说,犹如久旱的麦苗忽然迎来了一场春雨。老熊忘记了自己的活路,整整一天,就坐在那里看书,直到天黑。此后,老熊每隔一两天就要来一次,成了这里的常客,成了“农家书屋”的忠实读者。更为有意思的是,老熊每次出去收废旧品时,如果发现里面有好点的书,他也要整理出来,不仅自己读,还放在“农家书屋”里无偿让他人阅读。书读得多了,老熊心里也就装了更多的“货”,还常常以一个“文化人”的态势给大伙讲人生道理。
一段时间后,老熊的创业梦想再次像火苗一样跃上心头:我何时才能拥有自己的产业,自己给自己打工,不再四处漂泊?由于以前在外打工多少还有点积蓄,没过多久,老熊搞起了生猪养殖、繁育的产业,动员全家人和他一起创业,开始有模有样的做起了老板。闲暇之余老熊仍不忘到“农家书屋”,他说“那是一个‘智慧屋’、‘财富屋’,去得次数越多,梦想实现的越快”。一年之后,他有了不菲的收入,名气也越来越大。通过他个人申请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
为此,乡亲们羡慕地说老熊“撞上了大运”。哪知,他却说:“要说撞大运,那可真是‘农家书屋’的功劳。咱们农民有福了,国家给咱把书屋建在家门口,就是对农民的最大精神财富支持啊。可以说,国家实施的这项文化惠民工程实实在在地给了我机会,帮我圆了致富梦!我的财富梦就是从那里起航的。”
望着老熊愈发灿烂的笑容,我也由衷地高兴起来,“农家书屋”不仅让老熊学上了文化和技能,更让他因此提高了道德水平。“农家书屋”还真为老熊插上了隐形翅膀,成为实现梦想的助推剂!试想,当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实现的那一天,何愁中国梦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