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记得你
○ 丁立梅
【一】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往下看。
那儿,几间平房,坐西朝东。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下雨天,我总担心它会不会漏雨。房子周围长了五棵紫薇。花开时节,一树花白,两树花红,两树花紫,把几间平房,衬得水粉水粉的。常有一只野鹦鹉,在花树间跳来跳去,变换着嗓音唱歌。房前,码着一堆砖,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像夫与妇。
某天,突然发现砖堆上空了,心想,这对拖鞋的主人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
几天后,那一蓝一红两双绒拖鞋,又出现在了太阳下,依偎着,仿佛不曾离开过。那一刻,我的心里腾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在着。
【二】
做宫廷桂花糕的老人,天天停在一条路边。他跟前的铁皮箱子上,叠放着五六个小蒸笼,什么时候见着,都有袅袅的香雾缠绕着。
老人瘦小,永远一身藏青。雪白的米粉,被他装进一个小小的木器具里,上面点缀桂花三两点,放进蒸笼里,不过眨眼间,一块桂花糕就成了。
停在他那儿,买了几块尝。热乎乎的甜,软乎乎的香,忍不住夸他,你做的桂花糕,真的很好吃。他笑得十分开心,他说,他做桂花糕,已好些年了。
我提出要跟他学做,他一口答应,好。于是我笑,他笑,都不当真。却喜欢这样的对话,轻松,愉快,不疏离。
再路过,我会冲着他的桂花糕摊子笑笑,他有时会看见,有时正忙,看不见。看见了,回我一个浅浅的笑。我知道,我已忘不掉桂花糕的香,许多小城人,也都忘不掉。
【三】
卖杂粮饼的女人,每到黄昏,会把摊子摆到我们学校门口。有时我也会去买上一个。时间久了,我们相熟了。遇到时,会微笑、点头,算作招呼。偶尔,也有简短的对话,她知道我是老师,会问一句,老师,下课了?我答应一声,问她,冷吗?她笑着回我,不冷。我们的交往,也仅仅限于此。淡淡的,像路边的际遇般寻常。
我出去开会,一走半个多月。回来后,正常上班,下班。女人的摊子上面,撑起了一个大雨篷,挡风的。学生们还未放学,女人便闲着,双手插在红围裙兜里,看街景。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
当下愣住,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