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雅县人民政府
  •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瓦屋农家
信息来源: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2012-02-09

冯斌芳

  清晨炊烟袅袅,傍晚凉风习习。一座座木质结构的四合院,一个个勤劳朴实的瓦屋山人。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瓦屋村。

  过去,一年到头不分春夏秋冬,每天天一亮,瓦屋村的人们就要背着背篼或扛着农具上山去干活。杜鹃夫妇上有六十多岁的父母和八十高龄的爷爷,膝下还有两个孩子,家庭负担重。全家人的生活主要靠耕作田地来维持,大山区的农业不好做,大山区的农民太辛苦。每年的庄稼种得多,收得少;农活多,空闲少。广种薄收是传统农业的必然结果。

  杜鹃原本是一个勤劳朴实的村姑。乌黑发亮的秀发,水灵灵的大眼睛,天生一副匀巧的身段,天真活泼,美丽可爱。

  当她嫁到红椿家才几年就显得憔悴不堪,仿佛一下子就长了好多岁。老式的农民观念,传统的耕作习惯,早已在瓦屋山人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老人们常说,一本二本,庄稼为本。除了种庄稼就没有别的活路。

  每当杜鹃看到曾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姑娘嫁到大山之外或跟着丈夫出外打工挣到钱回来时的那股得意劲,打心眼里羡慕极了。有时候她也在后悔,后悔当初不该嫁给老实巴交的红椿,更不该留在瓦屋村!

  2002年的冬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瓦屋山水电站正式开工了。这无疑是带给瓦屋山人的最佳福音。杜鹃夫妇听着人们眉飞色舞的讲述,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她们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改变自己的家庭面貌,创造人生更大的幸福。

  几年后,杜鹃一家人便高高兴兴地搬进了瓦屋山新场镇。这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看到别人家开门市做生意红红火火,杜鹃心里也盘算着开门市做生意。她与家人商量后,便把家里所有的钱拿了出来,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些,也就热热闹闹地开起了自家的门市。转眼又过了几年,杜鹃一家富裕了,生意越做越大,收入越来越好。她们重新把房屋装修得更加华丽堂皇,又新添了家具,还买起了豪华轿车。由于生意的需要,他们又买了一辆小货车,还请人开着。家里的生意越做越好,一家人和睦相处,杜鹃夫妇喜上眉梢。

  家里的老人们早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按月领取养老金过日子。他们衣食无忧,成天逛逛街,陪老熟人聊聊天,有时候,做做健身运动。

  两个孩子正在上初中和小学,由于新修的学校档次高,国家重视教育,孩子们上学无忧无虑。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杜鹃夫妇感到无比欣慰。

  如今,瓦屋山开发大旅游,杜鹃夫妇更是信心倍增。他们决心抓住大好机遇,争取更大的作为。

 

上一页:青衣江畔听滩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