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支付(项目)名称 |
2021年中央药品监管补助资金 |
中央主管部门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地方主管部门 |
眉山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
资金使用单位 |
洪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项目资金 (10700万元) |
|
|
全年执行数(B) |
预算执行率(B/A) |
年度资金总额: |
9 |
9 |
100.00% |
其中:中央补助 |
9 |
9 |
100.00% |
地方资金 |
|
|
|
其他资金 |
|
|
|
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
总体目标 |
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
1.不断完善和加强“两品一械”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2.加强“两品一械”企业监管力度; 3.加强培训,提高监管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4.监管及检验检测技术支持能力提升; 5.加大“两品一械"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识别防范风险的意识; 6.假冒伪劣药品制售行为不断降低; 7.公众对药品生产监管满意度不断提升。 |
目标1完成情况:“两品一械”安全抽样检验工作不断完善和加强 目标2完成情况:“两品一械”企业监管力度加强 目标3完成情况:监管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 目标4完成情况:监管及检验检测技术支持能力提升目标5完成情况:假冒伪劣药品制售行为不断降低 目标6完成情况:“两品一械"科普宣传力度,公众识别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 目标7完成情况:公众对药品生产监管满意度不断提升 |
绩效指标 |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全年实际完成值 |
未完成原因和改进措施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指标1.药品抽验品种/批次 |
40批次 |
40批次 |
无 |
指标2.化妆品抽验批次 |
4批次 |
4批次 |
无 |
指标3.医疗器械检验批次 |
4批次 |
4批次 |
无 |
指标4.药品监管企业数 |
158家 |
303家 |
无 |
指标5.化妆品监管企业数 |
241家 |
271家 |
无 |
指标6.医疗器械监管企业数 |
65家 |
67家 |
无 |
指标7.药品监管人员人均培训学时 |
≥90学时 |
80学时 |
无 |
指标8:药物滥用常规监测任务数 |
50份 |
51份 |
无 |
指标9:医疗器械抽样任务数 |
4批次 |
4批次 |
无 |
|
|
|
|
|
|
|
|
质量指标 |
指标1.药品抽检完成率 |
100% |
100% |
无 |
指标2.化妆品抽验完成率 |
100% |
100% |
无 |
指标3.医疗器械抽验完成率 |
≥90% |
100% |
无 |
指标4.不合格产品处置率 |
100% |
无不合格产品 |
无 |
指标5:药品不良反应每百万人口报告数 |
442份 |
555份 |
无 |
指标6.化妆品不良反应每百万人口报告数 |
41份 |
43份 |
无 |
指标7.医疗器械不良应每百万人口报告数 |
136份 |
140份 |
无 |
指标8.培训人员覆盖率 |
100% |
100% |
无 |
|
|
|
|
时效指标 |
任务完成时间 |
2021年底 |
2021年12月31日前 |
无 |
|
|
|
|
|
|
|
|
成本指标 |
指标1.培训成本 |
≤400元/人.天 |
200元/人.天 |
无 |
指标2.药品抽验平均标准 |
700元/批次 |
700元/批次 |
无 |
指标3.医疗器械抽验平均标准 |
0 |
0 |
无 |
指标4.化妆品抽验平均标准 |
600元/批次 |
600元/批次 |
无 |
…… |
|
|
|
|
效 益 指 标 |
社会效益 指标 |
指标1.“两品一械”总体安全水平 |
不断提高 |
不断提高 |
无 |
指标2.提高“两品一械”安全科普知识宣传覆盖面,公众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
不断提高 |
不断提高 |
无 |
指标3.假冒伪劣产品制售行为 |
不断降低 |
不断降低 |
无 |
生态效益 指标 |
|
|
|
|
|
|
|
|
|
|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指标1.药品监管水平 |
不断提高 |
不断提高 |
无 |
指标2.化妆品监管水平 |
不断提高 |
不断提高 |
无 |
指标3.医疗器械监管水平 |
不断提高 |
不断提高 |
无 |
|
指标4.队伍素质和装备配置水平 |
不断提高 |
不断提高 |
无 |
…… |
|
|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指标1.公众对药品监管满意度 |
≥70% |
90.00% |
无 |
|
|
|
|
|
|
|
|
…… |
|
|
|
|
说明 |
请在此处简要说明中央巡视、各级审计和财政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所涉及的金额,如没有请填无。 |
注:1.其他资金包括与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共同投入到同一项目的自有资金、社会资金,以及以前年度的结转结余资金等。 |
2.定量指标,地方各级主管部门对资金使用单位填写的实际完成值汇总时,绝对值直接累加计算,相对值按照资金额度加权平均计算。 |
3.定性指标。资金使用单位分别按照100%-80%(含)、80%-60%(含)、60-0%合理填写实际完成值,地方各级主管部门汇总时,按照资金额度加权平均计算。 |
4.全年执行数是指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者用款单位形成的实际支出。 |
5.资金使用单位按项目填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汇总时按区域绩效目标填报。 |